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

宋代姜夔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秋天 羁旅 登楼 怀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火红的枫叶片片飘落进秋天的池塘,我常乘着小船与浮云一起四处飘泊。飘泊在这江南水乡,实在是身不由己。唉,我和她的恩爱是那样缠绵深厚,她想必一夜又一夜地思念着我,以至愁肠百结了。

注释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豆叶黄》《阑千万里心》。通常由31个字组成单调小令,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五平韵,句句用韵。
冷红:指枫叶。
绸缪:指感情缠绵深厚,不能分解。
吟鸾:古人常以鸾凤喻夫妇。此指作者的妻子。

参考资料:

1、 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 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559.
2、 刘斯奋译著. 刘斯奋诗译宋四家词选 姜夔·张炎[M].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09.

创作背景

  宋神宗时,彭汝砺官至宝文阁直学士,他的四世孙彭大雅,公元1240年(嘉熙四年)出使北方,卒后追谥忠烈。白石回到故乡,秋日登上彭氏小楼,感叹自己飘零的身世,忆念远方的亲人,写下《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这首词作年不可考,从“长与行云共一舟”、“零落江南”的词意看,大约作于姜夔的中晚年。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主编. 爱情词与散曲鉴赏辞典[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83-384.

赏析

  这首词写秋日登彭氏小楼的情景。首二句泛写登楼所见所感,接着叹息自己为生计所迫,或寄人篱下,或辗转远游,过着不能自主的生活。后二句由感喟身世而转到怀人,并料想亲人也在惦念自己,双方情意绵绵,相互思念。全词以景含情,气氛凄冷;语言清新明快,篇幅虽小而情味深长。

  姜夔的这首《忆王孙·番阳彭氏小楼作》与其他相同词牌的作品相比,要略胜筹。作为一首描写羁旅飘泊的词作,词人并未将重点放在对漂泊的具体抒写上,而是通过抒发他内心的孤寂、伤感,将人引入一个更为幽微的境界,细致人微,感人至深。

  起句以写景引起,并点明节序。冷红,盖指枫叶。霜后的枫叶一片绯红,在肃杀的秋风中,正一叶一叶飘落到秋塘中去。白石词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35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茶瓶儿(上元)

宋代赵彦端

淡月华灯春夜。送东风、柳烟梅麝。宝钗宫髻连娇马。似记得、帝乡游冶。
悦亲戚之情话。况溪山、坐中如画。凌波微步人归也。看酒醒、凤鸾谁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魏侍郎奉使江西

明代杨士奇

西江寇盗本王民,命切艰危有弗驯。初拜殿廷承玉旨,肃将斧钺下天津。

道途阴曀须清涤,沟壑呻吟赖抚循。盛世长才当大用,勉宣皇武布皇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杂咏 甫里即事四首

明代高启

横网不遮过客,渡船时载归僧。
炊菰饭胜炊稻,采莲歌和采菱。
烟外晚村弄笛,沙边夜店停灯。
短蓑醉拍铜斗,我亦年来稍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二 野阁

明代顾璘

小阁何亭亭,临郊俯清樾。虚栋驻山云,闲窗纳林月。

浮烟坐来消,飞鸟望中灭。冲襟寂如水,那知有炎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西樵出山韵

明代王渐逵

回首朱明意若何,石楼潜听步虚歌。黄龙锁断梅花路,只恐游人到不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予欲复梅花庄已縳茅三间种梅数千本 其一

明代释今无

尚有梅村地,为椽可耦耕。身閒仙易得,心苦事难成。

大屋悬长铎,低茅縳直绳。两般生趣味,一笑问溪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山道中

宋代范成大

常山多清溪,玉山富乔木。
行色郁苍然,颇亦慰愁目。
梅花隔篱见,珑璁照茅屋。
晚来风刮地,想见飘香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韦少府

唐代李白

西出苍龙门,南登白鹿原。
欲寻商山皓,犹恋汉皇恩。
水国远行迈,仙经深讨论。
洗心向溪月,清耳敬亭猿。
筑室在人境,闭门无世喧。
多君枉高驾,赠我以微言。
交乃意气合,道因风雅存。
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
离别 不舍 友人
姜夔

姜夔

姜夔[kuí](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