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

宋代李曾伯

曾向春秋识此州,西风吹袂过淮头。
人还故老衣冠喜,我为中原草木愁。
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
功名不是吾曹事,且对空山徙倚楼。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诗

南北朝庾肩吾

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影出朱城外,香归青殿中。

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颁文知渥重,搦札愧才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月照高楼

唐代黄滔

月满长空朗,楼侵碧落横。波文流藻井,桂魄拂雕楹。
深鉴罗纨薄,寒搜户牖清。冰铺梁燕噤,霜覆瓦松倾。
卓午收全影,斜悬转半明。佳人当此夕,多少别离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寺云观

宋代刘应龙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半岭汲饷劳,跻攀怨僮仆。
一朝风霆怒,卷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宫,宛在平原曲。
年代远莫稽,儿童记樵牧。
每闻风雨时,钟声隐岩谷。
披寻杳无迹,灵境信非俗。
苔花蚀碎与,字迹不可读。
居人传神奇,客子骇心目。
振襟坐危磐,阆风想晞沐。
转石落悬岩,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览兴未足。
一笑下田家,题诗寄游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燕中友人六首 其三 麻城丘汝谦

明代胡应麟

慷慨京华忆旧踪,交游南楚得元龙。新丰市里三春酒,长乐宫前万户钟。

野客心情悬薜荔,故人肝胆托芙蓉。长安极目征鸿阻,愁向衡阳第一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仰头遇友夜泊感赠

明代李梦阳

舟夜双灯倚碧滩,江云蔼蔼覆春湍。中年独觉沧洲稳,直道谁非行路难。

坐里旌旗环汇泽,花时金鼓发长安。时危故国思芳草,懒慢先君得桂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麦管吟

清代牛焘

麦陇青青麦穗长,拾翠人来哢麦管。揉青咂绿瞋函胡,吭底风回麦谷暖。

初疑卷叶声,又似孤生簳。非匏非葭,苠笏无窾。鸡鸣停午鹤唳秋,筚篥逫律声嫌缓。

歌头揭调按伊凉,别有离思吐情款。杨柳惊飞流水曲,梅花误落停云馆。

停云流水共徘徊,分明声声怨何满。君不见,晋阳城头夜鸣笳,胡尘倒卷走云罕。

莫言此管弱缕青,一握怯唫生忧懑。更疑却氏衔楚冤,至今悲歌遗秉秆。

悬知一寸麦管一寸肠,麦管捻断肠牵断。肠牵断,愁不断,劝君莫向陇头吹,空使行人豪气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众妙台

宋代洪适

白云仙迹纪琅函,三体丹书宝翠岚。欲问仕涂今捷径,不须高价借终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丘儒

唐代贾岛

地近轻数见,地远重一面。一面如何重,重甚珍宝片。
自经失欢笑,几度腾霜霰。此心镇悬悬,天象固回转。
长安秋风高,子在东甸县。仪形信寂蔑,风雨岂乖间。
凭人报消息,何易凭笔砚。俱不尽我心,终须对君宴。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