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

宋代李曾伯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刘中书仙诗

南北朝沈约

清旦发玄洲。
是暮宿丹丘。
昆山西北映。
流泉东南流。
霓裳拂流电。
云车委轻霰。
峥嵘上不覩。
寥廓下无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月棹孤舟(木樨)

唐代黄公绍

雁带愁来寒事早。西风把鬓华吹老。猛省中秋,都来几日,先自木樨开了。
淰淰轻阴天弄晓。平白地、被花相恼。一枕云闲,半窗秋晓,时有阵香吹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思歌 其二

明代周是修

清风清风吹我裳,飘飘羽翠随飞扬。秋寂历兮夜悠长,水无声兮山苍苍。

指佳人兮北斗傍,听玉佩兮鸣锵锵。玄霜坠兮金屋凉,綵云结兮罗帏香。

神忽来兮忽已往,莫往从之兮空断肠,记年岁兮安可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湖十咏 其三 六桥

明代王渐逵

绿荷红蓼掉歌还,桃柳连堤水拍湾。和靖不归坡老去,空教鱼鸟管湖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其一

明代胡应麟

百折危梯上翠台,飞楼云际划蓬莱。客疑供奉乘风到,人似征西玩月来。

宇宙并悬终古迹,山川重遘异时才。当筵何限清秋色,欲挽群仙步玉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宋代杜安世

樽前一曲歌,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
试问缘何事?不语如痴醉。我亦情多不忍闻,怕和我、成憔悴。
婉约 音乐 伤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龙吟 寿静公右平章

元代许有壬

一生白浪红尘,得归才见乾坤阔。三升无分,如何料理,文园消渴。

衰病禁持,不教杖履,经丘寻壑。记平生怀抱,曾逢恶处,都不似、今年恶。

见说圭塘如旧,赖山英、好看猿鹤。梦中斗室,蠹残图史,尘凝铛杓。

蟾桂香多,莫将长笛,等闲吹落。问嫦娥,我辈何时还又,享清平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戴石玉

宋代王炎午

琢之磨之,玉汝于成。
孰为玉工,师友父兄。
仙山之石,今则在我。
彼璞之弃,我责之隋。
为瑚为琏,如珪如璋。
山泽之润,邦家之光。
玉不自毁,人自槿实。
闻士称名,不离其道。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