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杜子数相见,求我揽结诗。揽结在何处,云在彭蠡湄。
彭蠡夙所庐,今犹梦见之。一星水中央,众流浩渺瀰。
雨瀑下日夜,五老上云霓。佛事俨相望,往往幽人期。
君今构其下,敞亭览翠微。水声枕簟俱,山容杖屦随。
胜事君所独,世人那得知。为我谢五老,客子行亦归。
客愁如浮云,沓至不可扫。日闻寇盗急,战士何草草。
岂无鹰扬勇,未奋鼠穴捣。经年数避地,贵贱沦丑好。
嗟嗟邓孝廉,尽室窜鸟道。天寒拾橡栗,日晏揽蘋藻。
头额谢焦烂,裳衣剧颠倒。百年侍郎宅,故物粲可宝。
烈焰白昼飞,伊谁得探讨。庭前花竹区,漫与瓦砾槁。
昨投柘黄村,母子慎完保。低头狎樵牧,徒跣接猺獠。
昼行岩下蹊,夕宿溪上岛。荒山少邻并,木石藉围堡。
春阴蛇虺出,簸荡汨行潦。鹰鹯苦未击,云霓蔽晴昊。
平生忠义槩,知子是素抱。惊承黄树作,再诵豁忧恼。
东归定何日,漂泊伤潦倒。正士惧摧残,如何问穹昊。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