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代寿直院陈文昌)

宋代李曾伯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
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金罍举,对春风九十,岁岁平分。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温峤诗

魏晋孙绰

大朴无像,钻之者鲜。玄风虽存,微言靡演。邈矣哲人,测深钩缅。

谁谓道辽,得之无远。

既综幽纪,亦理俗罗。神濯无浪,形浑俗波。颖非我朗,贵在光和。

振翰梧摽,翻飞丹霞。

爰在冲乱,质嶷韵令。长崇简易,业大德盛。体与荣辞,迹与化竞。

经纬天维,翼亮皇政。

狡哉不臣,拒顺称兵。矫矫君侯,杖钺斯征。鲸鲵悬鳃,灵浒载清。

净能弘道,动□功成。

无则无慕,有必有希。仰荫风云,自同兰夷。辞以运情,情诣名遗。

忘其言往,鉴诸旨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遥见

唐代韩偓

悲歌泪湿澹胭脂,闲立风吹金缕衣。
白玉堂东遥见后,令人斗薄画杨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木兰花令

元代仇远

一声啼鴂无芳草。南浦晴波云渺渺。蠹尘珠网满香车,三十六桥春悄悄。
垂杨柳舞吹笙道。红粉台空灰蝶小。惜花心性不禁愁,莫放堕香随去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 偶感

明代沈宜修

昨夜月明花溅泪。落尽寒英,心绪浑如醉。风里烟丝将染翠。

纱窗晓鸟啼声碎。

蓦地愁来何处避。百转思量,掉下全无计。更被萋萋芳草殢。

悠悠长自相萦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行遇秀痴翁

宋代戴复古

新冬行乐赏新晴,几个江湖旧友朋。
霜蟹得橙同臭味,梅花与菊作交承。
樽前尽是论文客,林下那逢好事僧。
机解到时言语别,李翱诗句入传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宋代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白云不解笑,青松有馀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想见南北山,花发前后台。寄声问道人,借禅以为诙。

何所闻而去,何所见而回?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

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天封登华顶将自桐柏以归土人谓之望海尖

宋代韩元吉

连天松影转崔嵬,夹道桃花迤逦开。便觉胸中有东海,不知脚底是三台。

閒云自作千峰雨,流水真成万壑雷。唤起吹笙王子晋,夜深乘月上琼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饥谣六首 其二

元代洪焱祖

野无青草树无肤,人腹为棺葬万夫。落日卧龙山下路,腥烟数里鬼相呼。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