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有客东北来,翩然袖青蛇。掀髯石壁前,人间日已斜。
前望罗浮山,千峰如排衙。鱼龙吹海水,洒雨行天涯。
何处安期生,种枣大如瓜。见说蒲涧中,尚有九节芽。
后来葛稚川,亦得饭胡麻。自汲水帘洞,笑咽黄金砂。
海山冥古今,缥缈烟月赊。急呼南海神,采采扶桑花。
我欲骑天风,去归五云家。整衣谒紫皇,及此鬓未华。
嗟彼红尘人,还如兔在罝。胡不学飞仙,白日升九霞。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