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635篇诗文
天道未可测,人事未可知。丰歉数所定,施报庶无私。
山左逢凶岁,我正游不其。哀鸿鸣四野,穷黎日苦瘦。
有司勤抚恤,缙绅效驱驰。就食四万口,开厂日午时。
画地分男女,奔走俱淹迟。城东王氏妇,扶姑抱女儿。
冀得三人粮,聊以解朝饥。粟米未到囊,老母已倾欹。
侧身援以手,幼孩复见遗。肝肠已痛绝,那堪践踏随。
势如万壑趋,两肱难护持。辗转人丛里,捐躯尽孝慈。
可怜三女子,顷刻无完尸。士民长太息,行路泪亦垂。
救荒无善策,古人曾言之。天乎彼何辜,所遭竟如斯。
此理殊不解,漫成《恨妇词》。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