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724篇诗文
帝奠九㙻,有叶有年。有荒不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正之。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公不饮食,以训以徇。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孰为邦蟊,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吹之喣之,摩手拊之。箴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谓公吾父,孰违公令。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浅有蒲莲,深有葭苇。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流有跳鱼,岸有集鸟。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公暨宾赞,稽经诹律。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蘋菰,有龟有鱼。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江潮五月平河梁,十里东风兰芷香。行逢暮雨不堪折,江路茫茫空断肠。
知君肠痛盈怀抱,寸心万里三春草。手持藤杖曳方袍,省亲远向幽燕道。
幽燕故道草芄芄,禾黍离离满旧宫。万里穷荒一草莽,十年心系鼎湖龙。
到日登堂荐秋菊,行藏忍向灵氛卜。报道田芜三径荒,斑衣笑舞劝归沐。
黄云零落旅愁新,慷慨中怀敢告人。西风泪堕铜驼陌,明月魂销铁马尘。
怜君艺圃名空藉,十年忠孝无人识。近从多难见君心,贤者由来不易测。
绿护班荆两及秋,与君同约住罗浮。绪言未尽听鸡夜,疲马萧萧赋远游。
严城寂历悲笳动,居人踯躅伤离梦。他日南归莫过门,春风寻我朱明洞。
客里无憀,瞥见处、绣帘斜轴。恰暮雨潇潇,低唱伤心人曲。
相逢却扇,板桥西、数枝春竹。正笼中鹦鹉,叫醒一窝红玉。
携上吴装,一声欸乃,碧天如沐。爱香藕花轻,偏打向船窗簌簌。
娇歌妙舞,明眸曼睩。记昨宵、水色半城都绿。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