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新昌入天台

宋代郑伯英

升高无过胡孙擂,行险胜於老鼠梯。
何事将身来试比,要参大士石桥西。

郑伯英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於时,遂以亲辞,终身不复仕。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归愚翁集》,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一二《归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 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山草堂 其一

清代顾太清

春水满池塘,春光入草堂。黄茅初盖顶,紫燕欲窥梁。

卉木见真趣,图书森古香。濛濛新雨歇,花萼婉清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嵬行

唐代刘禹锡

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共爱宿妆妍,君王画眉处。
履綦无复有,履组光未灭。不见岩畔人,空见凌波袜。
邮童爱踪迹,私手解鞶结。传看千万眼,缕绝香不歇。
指环照骨明,首饰敌连城。将入咸阳市,犹得贾胡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题二首

唐代杜牧

劳劳千里身,襟袂满行尘。深夜悬双泪,短亭思远人。
苍江程未息,黑水梦何频。明月轻桡去,唯应钓赤鳞。
有恨秋来极,无端别后知。夜阑终耿耿,明发竟迟迟。
信已凭鸿去,归唯与燕期。只因明月见,千里两相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二首 其一

宋代岳珂

忆昔绍兴际,垂髫游上都。舜廊时访道,禹殿日陈谟。

士肄几三代,儿嬉遍九衢。謏闻仍有幸,犹及拜先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到闽

元代萨都剌

旧说榕乡好,来游鬓已丝。片云山对户,一雨水平墀。

绿袖持蕉叶,丹林压荔枝。城闉南有市,灯火夜眠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情游海源寺

明代杨慎

林壑散烟霏,钟鼓喧清晓。日气抱峦阴,虹桥上云杪。

离鸿海岛来,疑是三青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同年赵璞函殁于西川军营诗以哀之

清代郑沄

西望蚕丛路,年来羽檄飞。君行空万里,身死在重围。

报国文章尽,封侯事业非。他时看扫穴,谁唱凯歌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香毬

唐代元稹

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

郑伯英

郑伯英(一一三○~一一一九二),字景元,号归愚翁,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与兄伯熊齐名,人称大郑公、小郑公。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秀州判官,自度不能俯仰於时,遂以亲辞,终身不复仕。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六十三。有《归愚翁集》,已佚。事见《水心集》卷一二《归愚翁文集序》、卷二一《郑景元墓志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