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丈人观庙醮留题

宋代王之望

翠麓丹崖敞洞天,琼宫珠殿照云烟。
森罗壁绘推前辈,缥缈楼居见列仙。
朝斗坛边星象冷,步虚声内月华圆。
尘埃迥隔人间世,骨悚魂清夜不眠。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2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又和令公新开龙泉晋水二池

唐代白居易

旧有潢污泊,今为白水塘。笙歌闻四面,楼阁在中央。
春变烟波色,晴添树木光。龙泉信为美,莫忘午桥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冬日上大名饮肥乡道中

明代王以悟

一官三载那闲刻,此日却同方外人。宛转溪村疑故里,青黄云树似初春。

遥闻春杵逄逄遍,入眼裘裳处处新。念我薄游值岁稔,停骖沽酒莫嫌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对月书怀

明代夏良胜

厌家思作客,客久梦还家。两睫抉此月,寸心纷似麻。

亏盈真有度,南北更无差。岑寂谁驱得,开尘放瓮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昔行送江辰六之任益阳兼柬罗宏载

清代徐釚

忆昔征车来紫陌,与君同作长安客。把臂相欢意颠倒,萧寺逢迎无促戚。

朱提赐出天府金,日饱太仓米一粒。江东罗髯气正豪,击钵联吟醉书壁。

腊残冻雪浇浊醪,袖出黄柑手亲擘。明年献赋太和殿,而我三人同载笔。

我诚忝窃君拂衣,此心原不负车笠。罗髯参幕去熊湘,时宏载入韩抚军幕。

君向酒垆还岸帻。每逢得失话升沈,襟期磊落开胸臆。

目今滇黔将荡平,圣主求贤方侧席。急须循吏抚残黎,君幸弹冠仍捧檄。

黄陵苦竹烟雨深,稍喜年来烽火熄。桃花江岸子规啼,驯雉朝飞藏秀麦。

问俗重寻岳麓碑,行春遥过贾生宅。且从宓子事弹琴,漫学陶潜归种秫。

君才于世无不宜,治行终当推第一。奏最何劳岁月深,行见锋车早晚出。

傥从君府遇罗髯,为道相思忆畴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赵菊泉来会于范晓村家

宋代陈著

虎林唐姥岭,牛淖范公亭。
不是义高古,谁能行戴星。
开尊春酒赤,对榻夜镫青。
说到閒关处,令人心有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武陵柳氏所居二首其一天真堂

宋代苏辙

宦游阅尽山川胜,归老方知气味真。
歌哭不移身自稳,往还无间语尤亲。
永怀前辈无因见,犹喜诸郎有此人。
千岁展禽风未改,不加雕琢世称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惠山观第二泉

宋代曹彦约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
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张燕公登南楼

唐代赵冬曦

抑郁何以欢,阴氛亦登望。孤岛轻雾里,行舟白波上。
目劳西北云,心醉东南嶂。昔日青谿子,胡然此无状。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