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人元夕

宋代王之望

长安百尺朱楼高,传筹夜酬闻鸡号。
金吾驰禁玉漏永,九衢遍走狂欢遨。
访寻三曲选清唱,交结五陵皆大豪。
笑将千金买斗酒,轻若九牛亡一毛。
赋诗更作文字饮,止酒一篇羞和陶。
笔端百韵斗奇险,坐上几人推俊髦。
万事转头成短梦,十年屈指如奔涛。
祗今衰老但悲感,长歌终日弹豪曹。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25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二

南北朝范百禄

门外清冷百社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生

唐代刘猛

月生十五前,日望光彩圆。月满十五后,日畏光彩瘦。
不见夜花色,一尊成暗酒。匣中苔背铜,光短不照空。
不惜补明月,惭无此良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会兵

宋代刘子翚

羽檄西来趣会兵,秋风胡虏更纵横。
烽火石岭塞垣迥,马渡分河波浪生。
使者漫传苏武节,君王频幸亚夫营。
百年信誓明如日,何事纷纷起战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居厚得祠复次韵二首 其二

宋代刘克庄

稍欣公议白,又报啧言行。上漫招东马,人方毁李程。

迎来新观主,伴取老师兄。汉士方云合,何须鲁两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得程翰林扬州消息

元代揭傒斯

皇明属休期,侧席伫贞良。游麟既集薮,鸣凤亦在冈。

君子乘时兴,出饯何辉光。车马塞江介,笳鼓迎羽觞。

时秋风雨交,四顾野茫茫。晨钲激中流,飞旆忽异方。

蓄思遵旋轨,浮云纷北翔。道路閒邦畿,草木陨寒霜。

晷影倏易流,悲来但徊徨。君怀经纶忧,予负疢疾妨。

搴沈固异趣,情谊结中肠。居下众所夷,在贱谁不忘。

宛缅广陵翰,胡独置我傍。郁悒增愁思,投袂睇莽苍。

自顾匪茅茹,委质任空墙。渊渊贤达心,悢悢情内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大司马蔡公移省留都

明代黎民表

洪河俟舟楫,大翼假扶摇。明公值休朗,弱龄见英标。

剖符卧江海,浪迹偕渔樵。徒闻季布诺,谁同贡公招。

朅来蓬池啸,躧步凌丹霄。秉圭入铜龙,惠文缀金貂。

鸿思翊皇度,具瞻肃群寮。姱容谁不企,希音一何寥。

改服指旧邦,乘流命归桡。廉公思用赵,长孺愿在朝。

望隆位非薄,心迩迹岂辽。永言树勋伐,怂恿慰杨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丈原次大复韵

清代许孙荃

荒原淡斜日,古戍黯层阴。五丈空留迹,三分不死心。

地随营垒没,星与阵云沉。薄暮秋风急,如闻《梁甫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陶社成立词

清代祝廷华

人生难得惟岁月,过去韶华已陈迹。小园地占城南隅,天与吾曹占丽泽。

客秋共醉菊花杯,东篱错认渊明宅。酣歌狂笑乐陶陶,社名遂假陶为额。

吾江名阀推峨眉,叔重文章亦宗伯。东山品格尚清高,芙蓉江上今元白。

主盟况有贤令尹,载道欢歌遍苍赤。能文能武公瑾才,师干更早扬鹰翮。

馀子矫矫锐莫当,奋勇都能连夺席。或则健笔九鼎扛,石破天惊具魄力。

或则著述富等身,枣梨寿世珍刊刻。少壮咸具芳兰姿,耆年尤显苍松格。

鲰生小隐长江滨,惭愧荒芜鲜实获。折简四出邀名流,鸿骞凤翥集宾客。

吾生行乐当及时,弹指光阴不过百。填胸块垒不能平,除却诗酒难消释。

此间况近古漫园,昔贤觞咏无虚夕。竹林古墓芜一隅,历劫浮屠耸千尺。

吾侪凭吊恣流连,表章古迹谁之责。濡毫漫赋开场篇,无才莫笑难为役。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