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缥青色,近集櫩前树。树下渊洄澜,旭日照毛羽。
水中与日里,徘徊不能去。双双飞复鸣,饮啄频相顾。
岂不念高栖,锦襟君子慕。因人亦自怜,安知造物妒。
一旦虞机张,始悔投林暮。毋为怨主人,托身非其处。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724篇诗文
斜日沉,归云散。落尽閒花片。重门深闭,未到黄昏已肠断。
窗低函淡月,楼迥闻哀雁。渐看看更静,自把被儿捲。
梦如痴,泪似霰。往事长萦绊。香消帐冷,辗转牙床万千遍。
愁多憎永夜,胆怯疑虚幔。怎抬头,暗风灯影乱。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