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大士灵通,多在忍土。以无缘慈,哀五浊苦。感应道交,如子得母。
水中月影,非去非到。空谷响声,前后之步。我以心眼,观大士处。
几丧目前,而哑然住。能非所观,所非能觑。绝待而歔,有语无语。
以示禅者,如箭锋拄。俯仰折旋,无容顾伫。信口而呼,纵目所注。
神光俨然,不可思虑。大悲观音,为物作矩。共此未来,皈命顶礼。
天涯倦旅,倚危楼一笛,散人来否。
社燕盟鸥诗酒共,肯被水云留住。断碧分山,平波卷絮,却是阳关路。
东瀛柳色,依依心事最苦。
凉意正满西洲,烟堤小舫,如把相思铸。
欲趁桃花流水去,只恨剪镫听雨。万里潮生,一番春减,远思愁徐庾。
雁书休寄,此时愁在何处。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