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林仁祖御史

宋代强至

论交乡里各儿童,三纪相看两鬓蓬。
孤宦无资元附骥,故人得意近乘骢。
秦仪面激殊今日,管鲍心知有古风。
归兴严程何太急,片时车马复西东。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玄武湖值雨

宋代单人耘

且莫吟愁到酒边,满湖诗思淡于烟。波光骀荡摇春树,暮色沉昏泊钓船。

寻妙想,任鱼鸢。不妨白发数茎鲜。滞人风雨终须扫,碧水丹山望晓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纪伯紫

清代魏裔介

钟山醉老太平春,自与云霞道气亲。三代尚存惟我辈,百年独步见斯人。

久居深巷绝华毂,耻向侯门吐锦茵。高隐从来思济世,殷勤属我作良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茅保命吟

魏晋许翙

朝华焕晨井,九盖倾青云。前此圭璋庸,不识万流椿。

解落倏欻顷,寅客何必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为谢气格浑然三复感叹漫依元韵奉和芜陋增愧

宋代沈与求

诸豪雄誇剑芒铦,毛锥敛避收馀尖。椟间黯黮渴铜雀,案上爬沙枯玉蟾。

学堂山人有遗裔,笔力大可千人兼。掉头不肯书柿叶,酒酣起舞怒奋髯。

十年归坐溪口屋,傲视冠冕犹髡钳。

草玄草圣聊戏耳,如医识药信手拈。迩来直笔到三国,去取法度何森严。

眼中青白世矜异,皮里阳秋谁顾瞻。更怜中书今且老,鸡毛苇管争出奁。

悬知入手便狞劣,那复助子穷幽潜。我持妙颖急送似,标题珍重存华签。

势如执法贵心正,俗病要以此语砭。挥扫定见龙蛇走,紬绎何惮岁月淹。

须知笔意似人意,柔顺未必非凶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寺阁见月上率然成咏

宋代张嵲

残阳犹半谷,片月已临山。
暮色千林起,乡心万里还。
不堪常俯仰,宁有但间关。
绝世非吾意,幽栖寄暂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朋老居士七十一初度闻以放生为乐放生之报报在上寿仅广其意作二章以为公劝 其一

明代释今无

钓者竿头活万鱼,此心快活满长虚。祝君自此频频举,碧海应看到鹤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同恭士叔岱牧仲饮介子西湄草堂次公㦷壁间韵

清代陈维崧

水榭清幽,宿雨罢、奔浑齐涨。凭眺处、孤城剩垒,炮痕无恙。

波静细延帘阁底,草香乱扑纱窗上。碧阴阴、一阵嫩凉来,沙禽饷。

篷六扇,烟中漾。箫一缕,潭边唱。况主人还有,吴羹法酿。

但醉且寻茶叟灶,欲归径借溪翁杖。想此时、纤月挂西湄,难于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翰林作

唐代刘邺

曾是江波垂钓人,自怜深厌九衢尘。浮生渐老年随水,
往事曾闻泪满巾。已觉远天秋色动,不堪闲夜雨声频。
多惭不是相如笔,虚直金銮接侍臣。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