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1078篇诗文秋涛捲大江,轫发车站后。夜黑山浓腻,雨细风辐辏。
画意未须萌,诗锋忽暗斗。暂忘案牍劳,却话童年旧。
江村春方滋,汀柳拂清昼。矫健随师履,咿唔亲句读。
稚拙情多违,虔敬胸无垢。夜半风啸竹,草堂雨垂柚。
味得诗书腴,学共金石镂。孰知堕尘纲,迢递逐声臭。
嗟当而立年,运厄类舟覆。浦镇春芜绿,抱儿惭喙咮。
煤城电厂明,执铎为学究。情爱在何许,帝阍高难叩。
偶访矿工家,野篱老红皱。其人多朴讷,终岁凿坤轴。
煤屑沾衣归,就食不遑漱。妻孥喜远客,盘案堆饤饾。
别时月坠野,平林灯似绣。笔触寓烟煤,粗豪在肘袖。
投诗“快哉亭,”此意稍泄漏。始知方寸外,乃有大宇宙。
既隔三十年,记忆时一透。往揖彭城雨,或可贾汪逗。
念彼温粹颜,返我花甲幼。矿工与画师,皆有真诠授。
真诠不可泯,愿向朋侪售。诗成三步内,逸思每驰骤。
师德传江浦,要言铭座右。千帆黑压云,片日红熏岫。
一悟得虚灵,魔道两无咎。痴咏有至东,不啻银瓮富。
敢信郑子言,读我诗者寿。
昨朝归骑随春风,墙头始见繁枝红。颇思江南好春色,懊恨残梦催晨钟。
丁宁将车不辞远,准待明日寻城东。爱花正值探花使,招提一树晴霞烘。
却如有语向元子,只恐欲睡闻苏公。多情岂必谢儿女,旖旎自解怜柔踪。
红苞乍拆最娇小,深意含蓄诗人胸。香车宝马满京国,藏春却在禅门空。
虚堂梵放下夕鸟,濛濛花影烟光笼。
头白乌,毕逋尾。尔焉知作坟送人死,天公遣尔役孝子。
头白乌,天上来。口中流血不自惜,却怜孝子心肝摧。
鸦鸦夜宿坟边树,飞向山头啄泥土。新坟磊磊三尺高,衔得黄泥如返哺。
秦人涸水筑山灵,飞乌为作颜氏茔。颜氏子,国有祀。
乌作坟,秦无人。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