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登上了金陵凤凰高台,已经看不见凤凰游的盛景了,只见浩浩长江汹涌澎湃,入海东流。
那一批粉黛青蛾也都被掳离故国,唯有当年弃下的白骨,依旧掩埋在长江边野草丛中的古墓中。
傍晚起风了,风助浪势,不断地催送着那些船,湖水拥来的新沙,便改换了故洲,如今只能见新洲了。
临春、结绮两阁已经找不到了,荒草年年发,清风徐来时,随风飘动,如同在诉说着不尽的愁意。
注释
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市城西风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有三只状如孔雀之异鸟集此,人谓凤凰,遂筑此台。
凤凰游:用李白诗首句“凤凰台上凤凰
参考资料:
这首诗首联写眼前景物。诗人此日登上了金陵凤凰高台,已经看不见凤凰游的盛景了,唯剩脚下的一座空台。台下,浩浩长江汹涌澎湃,入海东流,这联意思实际上相当于李白诗的第二句:“凤去台空江自流。”但由于郭祥正的诗以二句扩展一句的内容,因此他便得以在第二句中缀以“浩浩”、“入海”二词,来壮大长江的气势,使永恒的江山与下面衰歇的人事形成强烈对比。首联的意思并非仅仅如此而已。在古代。凤凰向来被认为是祥瑞的象征,惟太平盛世方始出现。此时,此地已“不见凤凰游”了,当年建都此地、盛极一时的六朝也相继随凤之去而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唯有高台、大江在作着历史的见证人。
颔联承上,很自然地转入怀古。诗人想起了六朝之中的最末一个王朝—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1431篇诗文日中影自仄,岂待薄虞渊。流曜渐西夕,烛炬讵足然。
举目昧荧荧,哲士惭几先。人天虽合并,难以希时贤。
一死不可生,及生犹迁延。既已绝世用,吾当纯用天。
周望勋安在,邓禹名空传。渭滨与邺下,至今河潺湲。
冢上呼黄鹤,子安何时仙。功泽在一世,形骸无千年。
声象非永久,探索维幽玄。抚时知代谢,观身悟脆坚。
悬鉴穷将来,乃居万物前。沉寐忽一觉,枕间闻夜泉。
响寂竟何从,悄然复成眠。
无家事远游,半生长作客。尘霏燕市红,雪蹋梁园白。
揽曫黔山云,挂帆楚江月。平生所游历,一一感畴昔。
三十不得志,僚佐亦恬适。勒铭摹荒崖,运筹倚前席。
治县翻旧谱,拭目飞乔易。加饭弟兄心,何况远行役。
斗,六星其状似北斗。魁上建星三相对,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圆安十四星,虽然名鳖贯索形。天鸡建背双黑星,天籥柄前八黄精,狗国四方鸡下生。
天渊十星鳖东边,更有两狗斗魁前。农家丈人狗下眠,天渊十黄狗色玄。
圣迹开玄造,神都奠旧疆。基图垂万祀,谟烈冠千王。
风雨园陵闭,衣冠寝用藏。霞标悬绛阙,云际拱雕梁。
胜地盘龙虎,高丘下凤凰。石麟秋作雨,铁马汗为霜。
落月铺金锁,飞花上玉床。重关陈豹旅,濡露集鸳行。
扈跸群灵会,包茅九域将。长江萦阁道,叠嶂列宫墙。
礼乐恢函夏,明威肃大方。治成周六典,法画汉三章。
缥缈松楸路,昭回日月光。小臣歌帝则,绳武祝今皇。
华池浸皓月,高下共清莹。烱如长明灯,飞入大圆镜。
又疑铅汞炉,伏火发宵映。层轩问九秋,万象出昏暝。
月米池色动,月去池色定。窥临足游适,玩味见心性。
珍重无生侣,于焉托清净。宴坐六尘空,百魔从律令。
微风转城曲,凉意乍先秋。不知今夕烟月,何事为人留。
欲访齐梁陈迹,但见珠歌翠舞,镫火夜光浮。孤啸倚舷立,酾酒酹沙鸥。
兴亡事,醉醒里,恨悠悠。微茫空外云气,直北是神州。
为闻青溪蚱蜢,来往撇波双桨,载得几多愁。漫洒新亭泪,吟思渺沧洲。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