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访隐者

宋代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
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隐居 生活 抒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沿着山崖上的小路,脚踏着深青色的崖壁,半山坳的山泉和岩石被寒冷的云朵环绕着。
隐者饮着自己酿制的好酒不出家门,残花落满地面,丝毫没有人的行迹。

注释
①径:小路。
②崖:山崖。
③苍:深青色。
④坞:山坳。
⑤抱:环绕,围绕。
⑥山翁:指诗题中诗人所访的隐者。
⑦酒熟:酒酿制结束。

参考资料:

1、 梦生 .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第110-111页

赏析

  这首小诗,前两句写“访”。诗说一条小路,沿着山崖,靠着青翠的山壁,直通向山的深处,山中寒云缭绕着山泉危石。诗极力铺写了隐者所居之地的环境,通过这幽深静阒的环境,突出隐居在这里的人的避世脱俗、高蹈绝尘的襟怀,未写人而人已呼之欲出。第一句的诗眼“踏”字下得很切,呼应诗题“访”字,使山景是作为诗人在来访途中所见,山路与山坳的两组景色也分出了先后层次,益显得山高幽深。如改成“近”、“贴”等类词,便成了单纯写景,跌入下乘。第二句的“抱”字,形象地刻绘出泉水蜿蜒、山石清秀、云气缭绕的景况,很见锤炼之工。

  三、四句写隐者喝着自酿的酒,颓然醉倒,足不出户,门外落红满地,无人洒扫。这两句不直说隐者之高,只是通过他疏懒闲适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143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俞公岩

宋代陈抟

万事若在手,百年聊称情。
他时南岳去,记得此岩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岳观四绝 其二 夜

元代赵秉文

愔愔小雨一灯荧,犹记灵宫夜叩扃。绕树惊乌栖不定,踏翻柏子落阶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宗鲁七咏 其五 蔬园剪雨

明代张宁

春山逢夜雨,剪韭入荒园。绿润茨菰饭,寒生苜蓿盘。

时穷聊自给,身在任加餐。肉食知谁补,齑盐重尔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古

清代屈大均

人生无百年,命在呼吸间。长风飘落叶,一去不复还。

人鬼互相送,阴阳不少閒。天地岂不仁,人物自相残。

吁嗟世道丧,吾生日已艰。寥寥含道腴,所润惟容颜。

甘肥久已绝,蔬食馀一箪。回也日闭户,禹稷同心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一幅霜绡

宋代贺铸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怀黄令裕二首

宋代李吕

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
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
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孟子·自暴自弃

宋代陈普

所性自来非不善,居参豚犬岂人情。
昭昭日月明如镜,瞑目甘心冒昧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元日

元代周权

尧历新开五凤云,浩然不尽化生仁。十年未觉江湖梦,一气又回天地春。

香老梅花逾蕴藉,青归山色渐精神。东风先扫溪南柳,万缕鹅黄看得匀。

郭祥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