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 其十一 辛丑送胡子安赴远安

宋代李曾伯

风卷江湖浪,举足是羊肠。峡山知在何处,榛莽更凄凉。

不为渊明五斗,直为班超万里,雅志未能忘。耿耿富襟抱,行计有诗囊。

溯吴头,逾楚尾,界瞿塘。从他昵昵燕语,留不住征樯。

芳草天涯弥望,着我飞凫来去,在在可徜徉。持此见刘表,抵掌与谈王。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彭城

唐代韩愈

天下兵又动,太平竟何时。訏谟者谁子,无乃失所宜。
前年关中旱,闾井多死饥。去岁东郡水,生民为流尸。
上天不虚应,祸福各有随。我欲进短策,无由至彤墀。
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上言陈尧舜,下言引龙夔。
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一读已自怪,再寻良自疑。
食芹虽云美,献御固已痴。缄封在骨髓,耿耿空自奇。
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周行多俊异,议论无瑕疵。
见待颇异礼,未能去毛皮。到口不敢吐,徐徐俟其巇.
归来戎马间,惊顾似羁雌。连日或不语,终朝见相欺。
乘闲辄骑马,茫茫诣空陂。遇酒即酩酊,君知我为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月四日饮吴仲立家海桐花下吴伯承以事不至

宋代张栻

翠盖亭边春色归,还来把酒及开时。
坐无车公欢意少,犹得风前读好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棠梨竹枝锦鸠

明代徐庸

棠梨花朵压枝低,两两锦鸠来上啼。更有青青君子竹,如何不见凤凰栖。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竹林深处因赠拙归居士

明代王恭

深林霁初霭,氤氲逗萝径。烦熇遍朱火,爱此山中静。

拂石云共眠,横琴鸟皆听。神閒境自玄,物澹心逾迥。

超然维摩居,水月初见性。行苦人未归,岩栖独清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 其二

明代杨慎

倾城艳质。本自神仙匹。二八承恩初选入。身是三千第一。

月明花落黄昏。人间天上销魂。且共题诗团扇,笑他买赋长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春山李基道小园

宋代戴复古

潇洒数椽屋,旋营花竹坡。
心宽忘地窄,亭小得山多。
共赏春晴好,其如客醉何。
栖鸾将远举,宁久盼庭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哀小乙 其三

清代郑孝胥

陈尸俨在床,昏眩忽如梦。存亡孰主宾?非悟亦非恸。

委蜕良自佳,造化试博控。鱼潜为鸢飞,久羁等一纵。

魂魄犹乐生,亿测恐难中。哀情譬初割,未免护新痛。

此境行及我,万古迫相送。苟生正可羞,不死嗟安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章绂云太令夫人杨浣芬忆蓉室诗草九首 其七

清代祝廷华

两家亲长皆名宿,滋染芳兰慧业成。不独诗工书更媚,管夫人和此蜚声。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