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鹤仙 戊申初度自韵

宋代李曾伯

百年过半也。怅壮心零落,鬓星星也。风儿渐凉也。

近中秋月儿,又初生也。田园暇也。矍铄哉、是翁也。

记当时,弧矢垂门,孤负四方志也。休也。牙签插架,玉帐持麾,总成非也。

浮生梦也。皇皇欲、奚为也。趁身闲、随分粗衣淡饭,一笑又何妨也。

问神仙,底处蓬莱,醉乡是也。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杜舍人林亭

唐代钱起

来访龙楼客,时逢酒瓮新。花齐云入幕,苔径竹迎人。

鹊喜娇迟日,莺啼惜暮春。不须耽小隐,南院在平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宋代辛弃疾

灵均恨不与同时,欲把幽香赠一枝。
堪入离骚文字不,当年何事未相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中于鳞子与公实子相夜过 其一

明代王世贞

此日群公过,能令稚子欢。珠光海月动,剑色夜星寒。

牢落千年在,浮沉万事安。时人归眼底,世道总眉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触暑渡淮寄舍弟

明代王世贞

渡江已见乡心发,及渡淮河重惘然。回首风云恒自变,出门天地总堪怜。

疲驹顾影时时立,畏日骄人故故悬。欲觅旧欢那可得,北窗还许对床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泊樊口登西山

清代黄锡彤

樊口西山路,春风送客程。烧痕侵断垒,荒草入孤城。

江汉东流大,兵戈满地生。家园回首望,日暮不胜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华阳洞

清代赵佩湘

华阳福地南朝旧,继隐真人共溯陶。桂殿三层凌碧汉,松林一带卷晴涛。

鹿眠洞口烟光暝,鹤舞山前月影高。宰相神仙空想像,郁冈馆里首重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王兰泉先生归里

清代蒋业鼎

莼鲈归思满吴淞,渺渺江云隔几重。画舫柳垂春斗酒,香林梅发晓携筇。

暮潮雨歇过三泖,明月烟深到五茸。何日更来寻旧约,寒山同听夕阳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中有怀旧游次友人韵

宋代葛胜仲

昔泛秦淮一舸飞,角声吹动塞云悲。如今独听寒窗雪,忆杀梅花旧日诗。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