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宝箓吐丹文,钟山接紫氛。天生一德相,身致重华君。
妙理既参秘,名言卓不群。胸涵云梦有,气郁桂枝芬。
天乙仙人下,空同圣帝闻。色丝牵綵羽,劲笔扫雄军。
清庙玙雕簋,明堂乐奏鼖。龙门谁可到,兰畹若为薰。
日月双丸跳,汞铅大药分。岁星占侍从,寿极灿河沿。
五百图书在,三千道德云。适周方问礼,遇郢政求斤。
愿效台莱祝,何如荐野芹。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