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正扁舟容与,风敛烟波,云过山眉。望里萧萧意,叹芦花散罢,行到芳埼。
片愁恰如残柳,摇曳几多丝。羡野鸟无心,还将绮梦,啼上柴扉。
尘机,暂忘得,并劫后馀欢,都付闲诗。漫对前朝迹,任侵怀寒雨,浸染缁衣。
当时素葭千顷,飞雪弄晴晖。想夜静生香,携琴荷月人自归。
老松不搆厦,潜迹归后土。千年化为石,诡怪惊地府。
酆都壮轮奂,剪截就梁柱。嶙峋锯凿馀,弃置人得取。
居家赤玻黎,光采夺胡煦。嶒崚铁心坚,璀璨霞色古。
何当呼吴罡,匠以脩月斧。持献女娲皇,天鏬或可补。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