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维淮东南,孰为州最。曰李大夫,实劳于外。公虽老矣,方壮方刚。
处剧而静,不烦以详。大率郡县,事如草芒。而况楚州,车轮中央。
侯繇其冲,客出四旁。北迎大车,南乱巨航。
公移私讯,骈檄交章。大夫酬应,谈笑以将。大夫甚健,日力有馀。
事至立决,罪无囚拘。教以好语,完其体肤。据案而坐,处之须臾。
吏休两廊,庭中空虚。所以楚人,爱公之敏。挥刀截绳,弯弓射隼。
敏所以辅,其本则明。穷奸破伪,窥心见情。譬如工师,譬如良匠。
手无所设,目无所妄。物随以就,法随以施。大寻小尺,方矩圆规。
嗟民虽愚,所以有几。曰敏曰明,曰公有体。
曰不生事,曰不悖理。不阿不随,不激不诡。民以是悦,众以是和。
何以送之,其可弗歌。在昔奏事,实采谣言。凡我乡党,宜歌斯篇。
猗欤三百篇,张仲颛孝友。四姓雄金阊,吴趋实材薮。
森森五丹桂,扬芳赞皇囿。惟时疫疠侵,高堂阨阳九。
饔飧滞床笫,汤药盈鬲卣。诸昆竞扶侍,昏旦递奔走。
叔也尤徬徨,虮虱生带纽。露祷临中逵,恍惚心语口。
母算倘可延,儿躬曷遑有。昊天若倾听,冥冥肯其首。
沈疴遽霍然,衰札起蒲柳。一死全吾心,庸恤近与久。
飞腾属少公,万卷穷二酉。大孝昭显扬,龙章焕星斗。
元方操实奇,季方遇宁偶。峨峨二难列,异代同不朽。
二难既表吴,双美尤擅越。缅怀神仙尉,微官寄太末。
束带见督邮,甘等绛灌列。去思二十载,高风柳下颉。
积庆流参知,振代睹人杰。诗礼闻家庭,颂赋起岩穴。
读书直中秘,五车恣渔猎。升沈递扬历,显晦互更涉。
直声耸庙堂,上考奏藩臬。大旆翔三衢,棠阴半姑蔑。
遗民泣往躅,故老颂休烈。厅事垂双松,步武俨对越。
熙朝述盛事,名宦祠世业。至行通神明,清芬播齿舌。
弟昆洎父子,后先迥光绝。令誉收一门,千古垂阀阅。
依大麓之遗址兮,储后土之神灵。乐天地之休嘉兮,皇涓洁而荐诚。
集后土之雍容兮,刺百圣之礼文。却大辂而御蒲秸兮,惟俭德之是崇。
端一心而燔燎兮,卜仁义乎永年。刻玉检而请命兮,何事秘而弗传。
嘉梁父之草木兮,被赫然之宠荣。咨梁父之遗老兮,悲忽不睹乎穆清。
维千乘万骑之杂沓婐婉兮,犹彷徨其行声。夫天运之适合兮,虽圣其犹莫知。
彼河之洋洋兮,虽美而不济。泰山之椒既风雨又艰险兮,乃登封以类告。
岂其不可一兮,伊所遇之独异也。虽伊周之辅世兮,曾何足以自喜。
喟余生之孔棘兮,邈不及夫七十二君。日月幽而不明兮,遭玄夜之方长。
竞铁钺而日弊兮,逐亡鹿而裂其髀肩。汉氏之为的兮,而不遗其馀民。
余既朴陋而不能谋兮,又怯耎而畏兵。搢珽瑁于盗贼兮,何不朽之可几。
曾死亡之几何兮,苟乱世以自免。幸此土之平乐兮,依镇南之不远。
余耕兮隆中,地沃衍兮宜稑穜。相原隰而下上兮,町厥壤之百亩。
彼二代之民乐兮,岂不爱其皆有此。偷予腹之独饱兮,视岁行其在酉。
天既溉之以雨露兮,余又滋之以浍畎。禾穰穰而同颖兮,或一稃而二米。
霜露下此秷楤兮,余与牧之竖被之。雀鼠败其秉穗兮,余与邻之父刈之。
贡龠合于许下兮,尚玉食之万一。俾君父之启魏兮,相祀事而勿失。
昔文王之盛德兮,奔走商之暴虐。蔑君臣而自恣兮,吾何用乎此粟。
黻冕兮茅蒲,衮衣兮袯襫。余力耕而胼胝兮,藉丰草而一息。
扣牸角而长歌兮,声中云门之律。历山已芜兮,鸟下啄其凫芘。
有莘之臣日以远兮,野老锄其故泥。计其食此兮,月不能一钟。
耻一夫之释耒兮,故为无所用于耕。嗟圣贤之心兮,余或识其微隐。
余诚遗望不可逮兮,复嗣岁之将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