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荆州瑞莲

宋代李曾伯

莲之为瑞固有之,水神岂肯轻种奇。
双花仅见子辱表,并蒂尝著原父诗。
未如今年荆州幕,拔萃出类罗方池。
二花三花四五花,至於六花同一枝。
根荄太华玉井藕,彷佛函德铜池芝。
晓来朝日千叶开,宛若群玉齐顷葵。
花工示人厥有象,岂止绿沉而红依。
花中独此号君子,爱莲有说闻濂溪。
方今众贤聚本朝,左右周召而皋夔。
朝和物和天地和,荐之千载之一时。
主人生平不好异,一见错愕开双眉。
此天产也岂人力,赋此直欲同僚知。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铁笛道人遗筚篥七绝 其一

宋代张宪

赞皇太尉有新题,不减吴江与会稽。最忆秋山霜月夜,卷芦一曲醉如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夏少府迪话别登薛老峰

宋代王称

新秋客里喜相逢,绝顶登临兴不穷。远屿绿波孤岛外,乱山黄叶白云中。

明朝霄汉应谁共,别墅琴尊此会同。去后重来相忆处,短筇吟倚候归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追怀刘壮肃公

明代陈瑚

忆昔甲申岁,法夷寇南瀛。公自平发逆,久叹髀肉生。

英雄乘时势,系越更请缨。四郊刁斗急,虎帐夜不惊。

胜败乃常事,深谋功竟成。遂令彼金人,畏惧岳家兵。

莫云修武备,海岛便升平。百年开草昧,政教未风行。

凶番赖以抚,田赋赖以清。汽车行陆舟,电火不夜城。

顽民忽梗化,揭竿辍芸耕。即为尧舜民,宁免租税征。

处士亦横议,时作不平鸣。用夷以变夏,毋乃妄讥评。

斯人已不见,治绩犹分明。创始畀后人,文献有馀荣。

斜日登大墩,古城址已倾。岿然北门楼,寄我古今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持敬斋吟

宋代金朋说

恭己时存养,敬以充四端。
唯狂能克念,作圣抑何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月轩

明代徐溥

山园雪后见疏梅,又喜遥空夜月来。大地阳和从此泄,广寒宫殿为谁开。

光摇玉树临书幌,香浸金波落酒杯。早使姮娥识清致,当年老桂不须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王叔善

明代蓝仁

十年前识王长史,驿舍题诗寄寂寥。南北风尘音信断,东西岐路梦魂遥。

雪霜已入诗人鬓,广海长驱使者轺。骢马清风谁不避,蛮中瘴疠一时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九日小园登阁志感

明代欧大任

闰双重把菊,三十九年来。篱下酒不至,江头雁独哀。

身曾随几杖,迹已落莓苔。惟有河山在,依稀戏马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平夫人挽章

宋代秦观

相阀风流监,王家地势雄。
室中兰作佩,庭下玉成丛。
啼鸟悲春槛,荒原入夜宫。
遗芳得鸿笔,论次诏无穷。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