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岳漕

宋代李曾伯

渡江人物照乾坤,盟府动庸奕叶存。
崧岳千年申伯雅,汉台几世仲华孙。
自将翠节临南纪,更佐金城护北门。
禁柳官梅正春色,好看鸣玉上天阍。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五日

唐代戎昱

忆昔千秋节,欢娱万国同。今来六亲远,此日一悲风。
年少逢胡乱,时平似梦中。梨园几人在,应是涕无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半儿

元代白朴

云鬟雾鬓胜堆鸦,
浅露金莲簌绛纱,
不比等闲墙外花。
骂你个俏冤家,
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诗

明代杨士奇

欧乡有贞士,萧散离尘俗。家庭崇孝德,宗姻重惇睦。

交友执信义,恂恂在乡曲。雅度廓有容,好善如不足。

浮云抗志尚,兰茝充佩服。爱子以力学,诗书贮连屋。

飞腾自庭下,玉立见鸾鷟。高堂致滫瀡,十载京华禄。

八十馀三龄,长往遽不复。怀贞写哀些,聊为蒿里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高侍讲先生韵五首时宣德七年也 其三

明代曹义

玉堂潇洒静无尘,凤阁龙楼为作邻。晓听漏声花外度,日闻天语耳边新。

从容退直多清暇,故旧相过不厌频。才识丰姿入共仰,明时匡辅好施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垂柳篇

明代杨慎

灵和殿前艳阳时,忘忧馆里光风吹。千门万户旌旗色,九陌三条雨露滋。

苍凉苑日笼燕甸,缥缈宫云覆京县。芳树重重归院迷,飘花点点临池见。

临池归院总仙曹,应制分题竞彩毫。诏乘西第将军马,诗夺东方学士袍。

金明绿暗留烟雾,旧燕新莺换朝暮。只知眉黛为君颦,肯信腰肢有人妒。

从此沉沦万里身,可怜憔悴四经春。支离散木甘时弃,攀折荒亭委路尘。

摇落秋空上林远,婆娑生意华年晚。肠断关山明月楼,一声横笛清霜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十八首 其三

清代项鸿祚

曾向西池采玉游,可人天气近中秋。半年前事到心头。

今夜梦魂何处去,一重帘幕一重愁。重重遮断旧妆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石公庙

元代陈孚

谷城黄石庙,古木白云深。黄石有存没,素书无古今。

老聃三世梦,孺子一生心。日落祠门掩,残鸦又满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絜斋世丈以西园述怀集苏六十韵诗见示,为赋五古四章 其二

清代丘逢甲

东坡谪岭外,诗境益奇绝。公虽度岭来,非谪乃持节。

诗境与之同,意态雄且杰。有时用苏语,骤读无能别。

云锦巧剪裁,针线痕俱灭。即今西园诗,直与东坡埒。

九原如可作,相视应心折。洋洋六百言,中有满腔血。

平生巧文章,独有仕宦拙。五十不卿相,九州遍环辙。

一官落岭外,冷视炎云热。小小欲设施,动辄肘遭掣。

有神祷或灵,有鬼亦容说。奈何眼中人,藐藐敝吾舌。

絷骥使勿驰,笑者有跛鳖。西风万里来,难散此郁结。

将诗写郁抱,南天夜飞雪。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