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癸卯制参黎用之为八仙领客和韵

宋代李曾伯

扑面惊埃扫不开,都忘柳色暗章台。
偏饶玳席嘉宾乐,特遣瑶池仙子来。
自分铁心徒自苦,相逢玉兔莫相陪。
樽前休讶清香少,待约琼花共一杯。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别吴中诸子

清代读彻

相见了无意,临歧还黯然。回看吴苑树,独上秣陵船。

春老还山路,江昏欲雨天。白鸥颇怪我,聚散绿波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冈

明代张五典

南冈何高高,上有郭生墓。苔藓没断碑,已失双柏树。

裤褶径相遗,早知形骸寓。未愁处仲忍,危词藉一悟。

可怜石头城,近逼南街路。钱凤尔何人,郗超死已暮。

独叹青囊书,何如《尔雅》注。善《易》不言《易》,学人守其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楼

明代文徵明

万里新寒袭敝裘,故人何在独登楼。江山摇落愁无际,鸿鹄哀鸣去有求。

北首长安云日暮,西风淮海戍尘秋。谁怀杞国千年虑,目绕碧天空自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七十感怀三首 其三

清代方仁渊

生无可述死无名,敢谓岐黄一隙明。笑我参苓方乱写,问谁药石论持平。

漫言仁术康斯世,只恐庸才祸此氓。一过九功犹不掩,白头欲补待来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赴亳州教官次韵和中书钱舍人及亳州守晁美叔见赠

宋代张耒

久知疏慵难应接,勉强一官亲讼牒。羁穷正似鸠无巢,摆去不如鱼有鬣。

从来书史钝蹊径,更叹诗骚穷事业。几思狐白易絮纩,羞褫旧服求新裌。

又怜夸毗竟何得,把玩区区一蚊睫。久知趋向合饥寒,正藉文章漫嚅嗫。

紫微丈人椽作笔,谁得羸师传谍谍。知擒敢慢武侯纵,有阱前知鲁侯敜。

荒芜满编求指摘,望以馀光分炜烨。乃蒙称屈力褒扬,不意粪壤藏诸箧。

获如丘陵饱则可,良御不悦犹非猎。平生遇赏有君子,处世虽钝吾知捷。

清閒得食学官禄,愿以诗书填吻颊。牙悬喜校邺侯签,藤织新成沈郎笈。

晁公声名三十载,馀事笔踪传法帖。紫芝眉宇望不远,屈指数日无旬浃。

黄衫健步书见赐,紫诰除官等何躐。久怀薄技待后乘,宣管盈囊纸来歙。

坐乖前计空惋怅,袖里从今双手压。醉归应被官长瞋,来饱徒劳方朔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丙辰腊,与俞商卿、銛朴翁同寓新安溪庄舍,得腊花韵甚,赋二首)

宋代姜夔

花里春风未觉时。美人呵蕊缀横枝。隔帘飞过蜜蜂儿。
书寄岭头封不到,影浮杯面误人吹。寂寥惟有夜寒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

宋代李刘

湘江贯地维,衡岳生人杰。
谁遣益州星,暂伴峨眉月。
初度庆今朝,绣斧双龙节。
为国罩嘉鱼。趣观黄金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装马曲

元代袁桷

綵丝络头百宝装,猩血入缨火齐光。锡铃交驱入风转,东西夹翼双龙冈。

伏日翠裘不知重,珠帽齐肩颤金凤。绛阙葱昽旭日初,逐电回飙斗光动。

宝刀羽箭鸣玲珑,雁翅却立朝重瞳。沈沈棕殿云五色,法曲初奏歌薰风。

酮官庭前列千斛,万瓮蒲萄凝紫玉。驼峰熊掌翠釜珍,碧实冰盘行陆续。

须臾玉卮黄帕覆,宝训传宣争俯首。黑河夜渡辛苦多,画戟雕闳总勋旧。

龙媒嘶风日将暮,宛转琵琶前起舞。鸣鞭静跸宫门闭,长跪齐声呼万岁。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