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烈女不二夫,古道谁信然。懿哉昔共姜,守志能自坚。
至今柏舟诗,耿耿垂简编。伟矣百世下,有此江母贤。
年当二十馀,奄忽失所天。子生甫八月,励志矢弗迁。
辛苦事织纴,严恭奉其先。一心抱贞白,皎若明月悬。
延师教孤子,夙夜惟勉旃。子幸登巍科,冠豸方腾骞。
受封荷御敕,光宠何昭宣。遂令邑里间,称羡无间焉。
妇道既无愧,母德亦已全。作诗纪贞节,庶为千载传。
太始混开辟,玄黄敷判初。人文兆三极,乾盖包坤舆。
宇宙循环渺无间,万有吹息周盈虚。至人调元视浩劫,岂止区区了生灭。
静根于动动复静,互运阴阳赴车辙。贤王富积万卷书,汉献才优独修洁。
夙探好静道之基,清静正民民乃悦。高轩不贵饰纷华,岷峨为嶂芬瑶花。
俨持藩屏辅亲国,忠孝诚明惟帝家。执中之妙皆静力,舜禹相传由建极。
圣贤确示仁义途,湛彻虚明岂沉寂。道存编帙千万辞,方寸敛之无别歧。
冰壶秋月皎中夜,渥洼绿耳停奔驰。璧水为鉴,灵台是居,黄舆廓象,玉液流酥。
天根来往自昼夜,赤水象罔浮玄珠。坐燕鸿濛游太古,仁寿有躬滋乐土。
曷誇泛海觅佺期,羲农至治惊谈麈。俯愧微臣林野俦,累蒙宸眷被鸿庥。
敢辞芜陋为轩祝,忝窃遗宗遵内修。苍崖曲涧卧秋水,谷鸟岩泉第盈耳。
寂然真宰贮一源,风叶云萝老烟雨。仰怀廷阙五云栖,鸾鹄翔骖霞佩跻。
独惭攀附渺何及,睿算日瞻天与齐。纶章飞坠琼林曲,洞吏天姝环拱肃。
奇英丽藻烂群芳,梦绕钧天夜光烛。馀光烜耀动九埃,寂寞幽滞顿尔心颜开。
愿趍璿台翠岫千万丈,一洗朽腐之凡才。谒侍轩居图史侧,六合凝虚昼生白。
道之枢,帝之则,浩漠玄机启渊默。鹍鹏神化归毫芒,埏埴甄陶聊一息。
坐来囊括溟涬会一元,千古皇图光简册。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