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929篇诗文
重阜何崔嵬,玄庐窜其间。磅礴立四极,穹隆放苍天。
侧听阴沟涌,卧观天井悬。圹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岁,我行无归年。昔居四民宅,今托万鬼邻。
昔为七尺躯,今成灰与尘。金玉素所佩,鸿毛今不振。
丰肌飨蝼蚁,妍姿永夷泯。寿堂延魑魅,虚无自相宾。
蝼蚁尔何怨,魑魅我何亲。拊心痛荼毒,永叹莫为陈。
百年弹指,奈头颅渐秃、肝肠如碎。飞将高皇时不遇,却遇灞陵亭尉。
感慨何为,不如归去,也学糊涂醉。文章九命,此生万事难遂。
眼看世态悠悠,西江有水,不到枯鱼肆。脱了青衫披绿箬,且饱银丝鲜脍。
弃蚁亡羊,于鱼得计,吾读徐无鬼。人间不乐,相忘惟一回睡。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