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张元干

玄鲫随钩诚养亲。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5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歌谣辞。渔父歌

五代李珣

水接衡门十里馀,信船归去卧看书。轻爵禄,慕玄虚,
莫道渔人只为鱼。
避世垂纶不记年,官高争得似君闲。倾白酒,对青山,
笑指柴门待月还。
棹警鸥飞水溅袍,影侵潭面柳垂绦。终日醉,绝尘劳,
曾见钱塘八月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一 秋

宋代宇文虚中

晚日欣帘捲,凉风觉袂摇。远吟高兴遣,长醉宿愁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上

宋代释斯植

边风斜日下长关,春到年年草自生。
万里战场兵甲静,近来应少北人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严濑舟中诵姚巽卿赠别诗有世路危于七里滩作此寄意

明代佘翔

读罢新诗恼客魂,人情反覆未须论。清泠依旧严陵水,日夜东流望海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次泗上逢黄令因以诗送

宋代梅尧臣

向晓入汴尾,隔河闻人声。
得声不得貌,问识旧时名。
泊舟忽来及,袖诗多贤英。
言除丹徒宰,暂作七闽行。
东南几千里,日夕挂帆轻。
渡江莼已老,未足助杯羹。
最知使道出,先见县人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陈体仁以心清闻妙香作诗惠末利花香次韵为谢 其二

宋代洪适

东风将小雨,一夕池中平。春声在疏竹,琅琅有馀清。

公退远世氛,心地莫与京。宝薰凝窗牖,为君寻鸥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胜仲少卿公岩桂并诗二绝用韵和之

宋代郑刚中

摇风暗绿疏疏中,困日轻黄小小花。
细认幽香已清绝,更随膏馥出君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梅花便面

宋代陈郁

白团横写向南枝,冷蕊寒梢手自持。
绝似晓空凉影里,月明中有桂花诗。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