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画山水留春堂大屏题其上

宋代晁补之

胸中正可吞云梦,盏里何妨对圣贤。
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顾推官

清代顾炎武

推官吾父行,世远亡谱系。及乎上郡还,始结同盟契。

崎岖鞭弭间,周旋仅一岁。痛自京师沦,王纲亦陵替。

人怀分土心,欲论纵横势。与君共三人,独奉南阳帝。

谈笑东胡空,一扫天日翳。君才本恢宏,阔略人事细。

一疏入人手,几堕猾胡睨。乃有汉将隙,因掉三寸说。

主帅非其人,大事复不济。君来就茅屋,问我驾所税。

幸有江上舟,请鼓铃下枻。别去近一旬,君行尚留滞。

二子各英姿,文才比兰桂。身危更藏亡,并命一朝毙。

巢卵理必连,事乃在眉眦。一身更前却,欲听华亭唳。

我时亦出亡,闻此辄投袂。扁舟来劝君,行矣不再计。

惊弦鸟不飞,困纲鱼难逝。旦日追吏来,君遂见囚系。

槛车赴白门,忠孝辞色厉。竟作戎首论,卒践捐生誓。

仓皇石头骨,未从九原瘗。父子兄弟间,五人死相继。

呜呼三吴中,巍然一门第。尚有五岁孙,伏匿苍山际。

门人莫将燮,行客挥哀涕。群情伫收京,恩恤延后世。

归丧琅邪冢,诏策中牢祭。后死愧子源,徘徊哭江裔。

他日修史书,犹能著凡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

金朝王哲

世上人人做有为。荣华并富贵,衒能为。锦衣肉饭斗多为。

饶君会,一品又奚为。

王哲不施为。麻衫兼纸袄,自堪为。随缘粝食日常为。

唯长久,真外认无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 九日

清代丛祁志

佳节拟登高。一望寒山木未凋。菊酒才斟枫已醉,谁浇。

摘叶题诗字有糕。

风急搅林梢。何处游人帽欲飘。且插茱萸篱下饮,逍遥。

夜静霜钟带月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

宋代王遂

天连宫阙云烟湿,地接淮山日月低。
不知何处两黄鹄,飞向白云云外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澧州喜晴柬刘侍御

明代潘希曾

十日秋阴乍放晴,又随骢马出孤城。林霏滴翠时沾湿,花气浮香远送迎。

软陌正宜联辔语,好山都作觅诗行。村田处处逢收秫,不用衔杯意己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王孟端竹

明代张宁

九龙山人王孟端,风流博雅人称难。漫胸锦绣消不得,化作万个青琅玕。

中山兔老鲛绡白,马肝香透金壶汁。风回赤壁浪痕平,云黯苍梧雨声急。

铁钩锁金错刀邯,郸学步真儿曹大。河一决泻千里崩,崖触处生惊涛世。

人岂识,真和假,白雪词高和应寡。坡仙儋耳未还家,落日临风思老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晋冀纪行十四首 其七 天井关

元代徐贲

峰回抱深壑,下视天凿井。昔人建重关,扼险备边警。

键钥久已绝,垣石尚森整。峨峨尼父祠,门掩众山静。

曾闻此回辙,无复过斯境。询知乡老言,此事古未省。

馀氓数家在,破屋暮烟冷。我行力稍疲,景物不暇领。

且为投宿来,惊风夜愁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 登谪仙亭

清代华长发

采石矶头,蹑屐来登,兴怀谪仙。问沉香倚醉,宫袍曾着,夜郎流窜,彩笔谁怜。

一代才人,遭逢如此,漫说风流诗百篇。光万丈,但西南照彻,瘴雨蛮烟。

而今豪放谁传。道天子呼来不上船。叹骑鲸客去,只余红蓼,挂帆人远,莫问青莲。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何可无君一醉眠?凭高望,兄酒星如炬,牛斗之间。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