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鶢鶋集鲁门,不乐钟鼓养。鹦鹉虽人言,常有陇山想。
桑扈啄场粟,得食自俯仰。岂愿为燕雀,处君高堂上。
笼禽厚予食,虽饱神不王。谢安卧东山,不慕为晋相。
马援困浪泊,乃悔为汉将。将相岂不佳?达者非所望。
中原昔龙战,三顾起葛亮。尽瘁五丈原,躬耕失高尚。
圣人志行道,固不计得丧。蜚鸿已贻辱,衰凤复腾谤。
归对山梁雉,时哉发叹怅。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