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怀寿光主簿四叔父

宋代晁补之

我初就学首未冠,叔父不以童儿看。
我今生年二十一,叔父晚作东州官。
侧身西望不得见,泪下两脸何丸澜。
青春白日不照贫士屋,使我四壁长年寒。
六年两岁从进士,晚学扬雄识难字。
贷钱乞米出都门,鼓腹吹篪入吴市。
读书击剑老死终,何为古来慷慨无人知。
上有九重之青天,下有百尺之黄泥。
收声藏热等雷火,白杨蔓草秋风悲。
生亦不可料,死亦不可量。
荆山长号刖两足,何如船尾歌沧浪。
我不能钩章抉句攀俊造,又不能赤鸡白狗追年少。
矫首翻肠无一言,归去吴松学渔钓。
主簿卑官何所施,秋来两鬓应生丝。
阿宜已冠无成事,犹忆它年冬至诗。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颍上朱训导明仲先生 其一

明代郑真

考亭风月仰英贤,阙里松楸百载传。赠典每承丝诰下,遗容时向画图看。

烟深土锉朝炊熟,雪拥茅斋夜榻悬。相望天涯同是客,欲将往事话寒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纯叔挽词二首 其二

明代皇甫汸

年少推江左,才高妒洛阳。向晨星落落,叹逝水茫茫。

座为亡琴冷,苔因断履荒。楚魂招不返,谁与擅词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诗一首

宋代王雱

杜家园上好花时,尚有梅花三两枝。日暮欲归岩下宿,为贪香雪故来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风止

宋代范成大

收尽狂飙捲尽云,一竿晴日晓光新。柳魂花魄都无恙,依旧商量作好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李公麟山庄图·建德馆

宋代苏辙

龙眠渌净中,微吟作云雨。
幽人建德居,知是清风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幸蜀图

宋代曹勋

曾读开元天宝间,四时风月不教闲。
长联玉辔游清夜,岂意崎岖蜀道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戏赠秀老

宋代苏轼

拆却相公庵,泥却驸马竹。
天下人总知,流入传灯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熙两和诗寄再用韵以答

元代宗衍

梁甫吟馀自荷锄,南阳非复旧门闾。春愁乱逐杨花起,秋兴频将柿叶书。

水落楚江寻瘗鹤,草荒吴苑问蒸鱼。远游忆母还归省,安得云萍有定居。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