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答曾敬之秘书见招能赋堂烹茶二首二

宋代晁补之

一碗分来百越春,玉溪小暑却宜人。
红尘它日同回首,能赋堂中偶坐身。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友人边游回(一作薛能诗)

唐代马戴

游子新从绝塞回,自言曾上李陵台。
尊前语尽北风起,秋色萧条胡雁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太易上人赴东洛

唐代司空曙

遥见登山处,青芜雪后春。云深岳庙火,寺宿洛阳人。
饵药将斋折,唯诗与道亲。凡经几回别,麈尾不离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玉屏墨庄 其三

明代黎民表

陇蜀平分处,风烟迥不迷。斜阳褒谷口,古树汉坛西。

泉石经龙卧,烟萝拂凤栖。何时纡俗驾,从尔问丹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鸦

明代高启

哑哑噪夕辉,争宿不争飞。
未逐冥鸿去,长先野鹤归。
荒村流水远,古戍淡烟微。
借问寒林树,何枝最可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山居

明代刘球

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祖心还岭南

明代顾梦游

一春风雨愁中去,春去还添送别愁。
心事两年同下泪,莺声旧日独凭楼。
舟车已断寻前路,城郭重归失旧游。
只恐经台也荒草,吾庐何不且淹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阅省试录见璋儿名喜而作此

清代陈学洙

羁人百忧集,烦乱不能理。观空息群妄,淡泊对流水。

檐端噪乾鹊,何事聒吾耳?南国贤书来,邮骑持片纸。

解额六十三,有汝名在里。大江亘南北,锁闱万余士。

高才动沦落,老至常拊髀。流年烁筋骨,饮恨积块垒。

汝年弱冠馀,腹未饱经史。不遇何足叹,得之亦偶尔。

忆汝周岁时,呱呱而索乳。汝母躬抚育,一夜常数起。

抱置大母前,呼名辄唯唯。姑妇相视笑,吾宗有孙子。

安得若长成,读书取青紫。斯言宛昨日,逝者已如彼。

伤哉泉下人,不及亲见此。吾衰久于役,蹙蹙靡所止。

膝下无他儿,举目惟在汝。幸汝名稍成,使我心窃喜。

会须览皇都,贻书趣行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女七日而殇

清代郑孝胥

夫何而为人,骨肉亦已具。奄忽遂物化,掣电未尝驻。

微质倏去来,我意初不悟。儿曹何所失,洒涕向暗处。

有无旋相生,常理自成数。久视或偶然,沈吟山色暮。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