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929篇诗文
自从吴中识君面,江海相违复相见。交情不下十年馀,岁月匆匆若流电。
尚忆清风八咏楼,与君吃酒楼上头。酒酣借箸为节击,狂歌落日惊沙鸥。
闻道兰亭看脩竹,官冷三年食无肉。褐袍才乐柳汁青,又载琴书问常熟。
此州吴公之故乡,弦歌彷佛声洋洋。孔门政事出文学,坐令州牧成龚黄。
朝来河雨添春水,吴船催发吴歌起。酌君别酒情未已,我亦衢州整行李。
人生离合真可怜,临行把袂心茫然。相期出处各努力,浙水东西谩相忆。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