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老父薙发

明代释函是

七十方离俗,皤然成老僧。人间犹父子,世外得亲朋。

底事商尘劫,清宵共佛灯。隐峰曾有妹,先此乐仍仍。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72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邝湛若天风吹夜泉砚歌

清代谭宗浚

书君悬针垂露之,奇篆写君离鸾别鹤之悲吟。忠魂缥缈去已久,但有贞珉一片知君心。

当年此石诚非偶,滃郁春云落君手。用之愈久德愈全,合伴书窗为益友。

鸦咋岭,鬼门关,孑然书剑来猺蛮。山魈狰狞伏洞里,巨蟒睒睗悬林间。

砚乎辛苦定同历,幸不弃置埋榛菅。不然军中时草檄,掷笔悬空飞霹雳。

丹心耿耿长不磨,愿与东南支半壁。颓城一角阴云愁,日影惨淡悲清秋。

奇才岂仅屈宋并,毅魄直同张许游。片石犹存岂君意,悔不烽尘遭破碎。

砚池点点浮青痕,尚似忧时贾生泪。桥亭字,墨妙碑,此砚与之应并垂。

忽忆旧时好琴癖,画有同嗜安能一一搜剔全无遗。

我来摩挲看款识,闲对遗踪思往事。洗处曾来虞苑游,捧时定合青琴侍。

君今骑鹤归太虚。砚亦转徙经燕吴,愿祈六丁下摄取,永镇朱明洞府神仙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石岭关

明代杨巍

石岭月初上,登登仆从劳。山城秋路远,戍鼓夜深高。

驱马临重隘,感时换二毛。风尘频看剑,无梦向江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孙恒叔比部远谪

明代安希范

莫怨君恩薄,天王自圣明。官卑犹食禄,地远尚全生。

所愿秉完节,无为负令名。临岐更携手,商略只躬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牡丹

明代朱诚泳

姚家一种殿群芳,不学宫妆学道妆。秀毓中央颜色正,品题无忝作花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重九日,山居感兴

宋代段克己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富与贵,非吾事。贫与贱,宁吾累。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但悠然、一点会心时,君须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周著作萃贤亭

宋代蔡襄

君家作虚亭,独得江山清。
四向各有适,万趣合自呈。
夜深虫鸟息,渐闻泉石鸣。
日高烟霭去,始见峰峦生。
之人务佳尚,意与贤豪倾。
中盘瀹薇蕨,傍砌颠瓶罂。
毫端潜造物,局上暗投兵。
乐游时景迈,薄宦身事萦。
种花行老色,驯猿无故情。
萧散复后期,外尘殊可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因老胡避游

宋代王之道

新诗滚滚江流东,一泻东里谁能穷。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头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难致。
涪翁骨冷唤不醒,且向新诗求笔势。
君於涪翁真后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语言直下见理窟,何须辛苦从张凭。
对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叹息流光岂予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月二十日送姜侍郎南游

元代朱德润

京城花雨晓沾沾,陌上红娘已浴蚕。无奈金鞍少年客,携将春色过江南。

释函是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