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726篇诗文
徐舍宗生善治印,为余治印取笃信。迩来奏刀出天然,一印凿成大地震。
揽夕楼头焕朱颜,宛如同在村原径。濛濛春雨赏茅屋,耕烟犁雨蓑笠映。
爱农乃有原上吟,尊农方刻爱农咏。农校之人喜吾诗,此印能使诗价振。
朱红映墨墨光腴,白痕零雨农心润。阡陌萦带秧针浅,春泥陷蹄牛缓进。
牛之淳朴如老农,牛后人如牛之劲。我曾牵牛犁芋垄,老农喜我有诚性。
原上学耕烟雨亲,回城仍觉锄犁并。君知我心镌此景,浮名薄誉皆可摈。
捧君此印三稽首,畦边砚边情无尽。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