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宋代曹勋

相君自是仙山侣,大笔如椽鄙燕许。
七篇方愧不成章,肆笔相酬语冞古。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17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焦山书藏曝书图五首 其一

清代缪荃孙

无多善本在尘寰,好古方知保守艰。白傅东林成故事,武林辟藏又焦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归

唐代顾况

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
急雨江帆重,残更驿树深。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燕山道中三首 其三

金朝蔡圭

燕南赵北困风埃,投宿云居眼暂开。明日都门选官路,逢人羞道见山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于景瞻王瑞之岁暮述怀兼咏梅竹二作因以见彼此之情 其二

明代张宁

莫看南枝与北枝,每因词赋见心期。为怜宋老风云气,不减逋翁水月姿。

已发荣华随处赏,未开情思几人知。一帘淡月清宵永,谁似窗前忽到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有感

明代谢榛

客边无节序,吟啸往时同。故里苔三径,名园桂几丛。

琴樽孤夜月,朋旧各秋风。坐对青山好,苍茫灏气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雨中汪仲淹邀游湖山亭同黎维敬袁文谷方于鲁赋得花字

明代欧大任

尊酒西亭客,空濛见物华。葑田堤上寺,菌阁苑中花。

射雉芜千里,啼莺雨万家。未须悲浩劫,坐阅几恒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常职卿以自遣诗见示因广其意答之 其二

清代史梦兰

漫向胸中设町畦,早知身外尽筌蹄。事当棘手机须静,物到平心理自齐。

院僻荒苔随意绿,林深幽鸟尽情啼。萧斋戏补王褒约,煮茗熏炉课小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孤山

宋代刘沆

擎天有八柱,一柱此焉存。
石耸千寻势,波留四面痕。
江湖中作镇,风浪里盘根。
平地安然者,饶他五岳尊。
曹勋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