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席上送少游之金陵)

宋代李之仪

相逢未几还相别,此恨难同。细雨蒙蒙。一片离愁醉眼中。
明朝去路云霄外,欲见无从。满袂仙风。空托双凫作信鸿。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85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客有自成都来者传制帅华学尚书年丈巫山诗辄次韵奉寄

宋代许及之

岩壑岂是钟鼎姿,出处相较黠与痴。我家浙东山水窟,閒窥壶中日月迟。

坎蛙固守井底见,雁荡断云天下奇。坐想天柱高突兀,便觉穹障排参差。

归胡不归归未得,吾非故吾吾何之。南宦祝融常在眼,北征太行长相随。

每欲拓关令混一,其奈意广怜庸疲。故人开府镇巴蜀,大江扬舲张虹旗。

纪行先要实古锦,及境始事蹇赤帷。阳侯似知公得句,吴榜娄舞下折枝。

有客传诵巫山高,长安那复纸价低。襄王胡为爱文赋,宋玉大以供戏嬉。

山川本以灵雨祀,神明何及亵渎为。牵牛织女谤自古,小姑彭郎讹一时。

剩喜新篇有如此,洗空遗恨从今兹。蜀道谁云在天上,政誉已逐诗声驰。

世情向背南北阮,人物妍丑东西施。愿君沧溟恢宇量,听披瓶罂居井湄。

已为下户代输额,更要全蜀俱伸眉。西都父老久延颈,关外士卒宽张颐。

访寻恐有玄尚白,流落宁无素染缁。规模所至欣济济,民俗定自臻嘻嘻。

政成化洽公何疑,无人风月镌峨嵋。归来要著浯溪颂,吾上中和宣布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原失调名

金朝王哲

邢公分剖,举恩情、割断灵光照。内莲生,真可要。姹婴娇,和会通玄妙。忧愁乐道。气收来、结作成珍宝。玉牢藏,五彩耀。透昆仑,日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山人适见访暮归口号

明代姚道衍

隔水茅堂尘静,临溪松户时开。
烟碧涧边非草,云白山前是梅。
琴为知音一曲,酒缘得意多杯。
今日乘骖且去,明朝带鹤重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漫成

清代吴希鄂

镜外雄心死二毛,一腔热血怒江涛。汝南未叫千门旦,太白光中看宝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峰访范复庵不值留赠

清代屈大均

横天一壁惊无路,频骑夹岭空中度。栈边万壑沉青冥,桥下千峰出烟雾。

我从玉井得真源,明星玉女招不顾。直向西峰攀所思,楼压莲花花倒垂。

三闾披发同山鬼,四皓疗饥有紫芝。咫尺白云寻不见,先朝耆旧君堪恋。

无悲帝座隔层城,自有天门通一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吴山伍子胥祠

宋代强至

江上胥山古木阴,祠堂气象亦萧森。
江云不散忧君色,山月犹明死国心。
迁史简编今断缺,吴人牲酒日肥深。
鄙怀异代悲忠烈,一拜威灵泪满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成师掾公策

宋代赵汝腾

易中之策,阴阳错综。
是兴神物,以前民用。
受命如响,吉凶生动。
子取策名,仆沿理控。
先觉仲尼,方人子贡。
惟诚前知,不亿而中。
中庸即易,是道公共。
非策之策,斯语请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山村

宋代戴表元

老去生涯学钓鱼,溪山忽忆似湘湖。
风林四畔动竽瑟,烟雨一篙行画图。
小市篝明沽郭索,平园栅树奋於菟。
偶然得住何妨住,是处人间足畏途。
李之仪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