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过杨无敌庙

宋代苏辙

行祠寂寞寄关门,野草犹知避血痕。
一败可怜非战罪,太刚嗟独畏人言。
驰驱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我欲比君周子隐,诛彤聊足慰忠魂。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

明代庞嵩

曷云不足,曷云有馀。物有尽时,同归太虚。独这点灵根,流行天地,万古如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赵侍御归上都

唐代岑参

骢马五花毛,青云归处高。霜随驱夏暑,风逐振江涛。
执简皆推直,勤王岂告劳。帝城谁不恋,回望动离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桂林道中怀泽想已过衡州

明代蓝智

独行桂林雪,遥望衡山云。骥子别我去,定过湘江濆。

湘江日东注,客子在岐路。天低洞庭野,日落长沙树。

翩翩北飞雁,杳杳南去舟。昨朝发陆口,几日出袁州。

千里杉关道,路平到家好。手持一缄书,为访山中老。

归来蓝涧滨,綵衣照新春。上堂拜慈母,一一说远人。

远人苦思归,发短日已白。惟有忧国心,持之比金石。

我无负郭田,种杏溪南山。清泉足洗耳,瑶草堪怡颜。

我纵未得归,为我谢耆旧。早晚脱朝簪,云林扫丹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军行 其二

明代唐之淳

铁面将军立战勋,青袍儒士学从军。拟歌吉甫兴周颂,不数相如谕蜀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未央上黄岩诗有感用原韵三首 其三

明代释函可

良切斯民忧,岂曰邀世福。调达佛之仇,车匿佛之仆。

见身各自殊,宁必恋空谷。令我忆斯人,深山长痛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玉堂散直图送吴汝贤修撰省觐还闽

明代程敏政

金殿当头玉堂署,十二朱廊隐宫树。衣冠济济堂中人,犹似前时起居注。

门下斜连金水河,石桥五垒横蛟鼍。扣阍不许外人到,挟册时见诸王过。

奎文上应图书府,插架连签照今古。同游恐是十洲仙,下界纷纷半尘土。

迩来新诏开中堂,储材圣训何洋洋。日令三馆坐群彦,应制往往催诗章。

从容退食龙楼外,松下传餐解簪带。光禄之酒大官羊,终岁天厨有佳赉。

宫壶早午漏未央,旭日半下城西墙。出门跨马人分首,缓步不知归路长。

老珰如能解人意,惯识青衫閤门吏。几回尔女笑相嘲,何幸相从禁中地。

我居史馆今十年,碌碌追陪叨俸钱。就中却爱吴汝贤,才气迥出千人先。

承恩谒告辞丹扆,綵服辉辉照秋水。何人为写玉堂图,天上风光动桑梓。

我思古人不可当,身在江湖忧庙廊。君是八闽奇俊郎,一饭之际宁可忘。

君家二老俱无恙,莫遣文章负今上。朝朝散直定思君,早趣归装拜天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中与洙辈饮

宋代赵鼎

朝市丘园定孰优,要将闲适换深忧。门阑终日断还往,父子一樽相劝酬。

云锁山林寒悄悄,风吹雪霰暮悠悠。醉馀身世知何许,莫向东陵觅故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比在阜城寺中韵所得语还里任伯首和之因并录传冀有相广者 其一

宋代王安中

縠纹春雾轻,簟理秋涛平。天风一披拂,全体有馀清。

是中自不恶,我怀陶渊明。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