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金橙迳

宋代苏辙

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柑大。
穿迳得新苞,令公忆鲈?会。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十三夜与文济时范质甫城西泛舟达秦淮三首 其二

明代顾璘

六代烟华地,狂歌得夜游。山河横王气,水月弄清秋。

木落长干寺,云残太白楼。共君须痛饮,沉醉傍沧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襄阳章孝标

唐代雍陶

青油幕下白云边,日日空山夜夜泉。
闻说小斋多野意,枳花阴里麝香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歌偶成

宋代陈昂

岸涨潮初起,帆开风正匀。
偷生今老耄,避地久吴秦。
留眼看明世,行歌混逸民。
远师陶靖节,漉酒用乌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居

元代刘因

雪拥闲门尽未除,小斋人道似禅居。年来日历无多事,只有求方与借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蒲涧梅花寺 其一

明代欧必元

杖策返罗浮,烟霞事事幽。饮思清涧水,行续白云游。

野寺封苔古,寒林落叶秋。稍分僧茗啜,竟日可淹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南京尚宝泰和杨公述职诗韵 其一

明代程敏政

忧国长思策治安,迩来微觉鬓毛残。牙绯当殿初书最,清白传家久耐寒。

正论几闻倾四望,高眠犹说计三餐。老成终近君王侧,双佩追随应八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谢李安上惠茶

宋代秦观

故人早岁佩飞霞,故遣长须致茗芽。
寒橐遽收诸品玉,午瓯初试一团花。
著书懒复追鸿渐,辨水时能效易牙。
从此道山春困少,黄书剩校两三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楼春(效白乐天体)

宋代辛弃疾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