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伊逊九曲出崖口,发源西拉淖尔南。盘肠诘屈山腹转,开张面势随风岚。
架木为梁土茨覆,驱马争过防絓骖。厉深揭浅互跋涉,谁云咫尺剑可函。
飞潦汤汤或灭顶,中流一壶那敢探。我今朅来快晴霁,轻轩稳度行。
坡赉近与永安接,东西相望山之龛。红苍罨画引远眺,清澈漱石澄潭。
翠华阴羽狝将竣,朏生钩月縆初三。捷邮火速慰宸廑,大武上告功全戡。
慈仁古松树,苍老不记年。高下近十株,为态各自妍。
中有双龙鳞,蟠曲香台前。松顶近可摩,高枝才覆肩。
屈彼百尺势,空阶恣蜿蜒。横侧益奇绝,影若蛟螭眠。
涛声走平地,双树撑如拳。似此苍劲质,止宜空山巅。
藉以一片石,濯以清浅泉。谡谡响绝壑,垂手招列仙。
何将故山态,老却车尘边。横遭厮养辱,强索冠盖怜。
冠盖那复顾,日落生寒烟。一夕风雨过,萎黄何忽焉。
众松失颜色,台殿增寂然。惜彼凌霜姿,遽随群卉迁。
吾子勿复叹,物各全其天。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