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晓峰新翠飞来,锦帆半波春江楫。恰才回首,碧罗天净,弱云微抹。
咫尺苍茫,狂飙聚捲,怒涛喷雪。讶盆翻白雨,松林转黑。
红一线,雷车制。
如此风波怎去。急回船,渡头刚歇。野炉争拥,征衫未燎,薄寒犹怯。
辽日遗墟,金源旧事,断垣残堞。有当年遗瓮,土花蚀绣,听渔人说。
侧帽随秋去。消受者、晓烟山店,夕阳红树。犬吠孤村灯一点,于此解鞍而住。
是马食、僮眠之处,料得主人清梦少。问东邻、谁唱黄河句。
盼不上、纸窗曙。
萧萧林莽雅无数,画一幅秋山行旅,乱愁堆絮。岂必飞腾感迟滞。
对此本无欢趣。算一带、荒原古戊,有我征魂抛掷下,倩归人、寻着同他语。
十年泪、雨奔注。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