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黑风怒挟飞沙吼,村墟黯惨黄昏后。炊烟断绝鸟无声,道旁死人忽张口。
跛驴枵腹倒地僵,五丁鞭之亦不走。主仆相顾各吞声,阴森如入阎罗城。
栖我无床居无屋,饮我无浆食无粟。强梁昏夜来攫人,仆夫相戒不敢哭。
行行重行行,破屋一灯明。入门穷窘求投宿,炙乾马矢森如镞。
穹庐郁勃走龙蛇,茅檐罅漏攒蝙蝠。泥浆糠秕供具陈,未吞先吐肠辘辘。
局蹐中宵泪未乾,明朝又复跨征鞍。吁嗟乎,行路难。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