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山僧城中乞食归,托钵曳履还初地。眼中宿莽自动摇,天外厓窾凝缥气。
持咒无验恐见欺,嗾犬迎吠早为备。果见蝮蛇一丈馀,出游觅食当道次。
巨颡睅目乍低昂,盘回不发犹巧伺。延颈反腭吐舌长,应敌怒挟雷霆势。
斗捩孤影螫其股,惊呼手中藤杖坠。苍猊侧身腾半空,正觑要害亦反噬。
平时敛退垂两耳,岂知赌胜无畏避?回视短草蜿蜒躯,脩鳞半脱猛脑碎。
血溅毛濡酣战罢,霜天星斗正明穊。入裾磨足合且离,又与主人慰馀悸。
近游麻山住精庐,庞眉长者传此事。嗟此忠勇世有无?书之可以劝噍类。
伊昔苕水滨,诗酒相逆送。红蕖三百顷,天遣作妙供。
于今几何时,喜惧不同梦。惊心风月夕,怨笛有残弄。
所嗟老侵寻,不愧官冗从。当时季孟间,众识长雏凤。
宁知天一角,复此樽酒共。文章自千古,习气无乃重。
诗如朝阳鸣,一一律吕中。从游二三骏,蹀躞不受鞚。
阿威有家学,落笔竞豪纵。伤时复怀旧,一笑得再恸。
公等俱勉旃,如我堪底用。
曾读屈骚语,怅然怀远游。空山高卧日慵起,对此宛历江湖秋。
重汀回抱别淑隐,洞庭木落湘妃愁。不将巧趣混天真,寒林杳霭迷烟氛。
凫翳散乱已冥邈,渔舍两三知几春。江南此景兴莫比,霜冷蒹葭长新水。
长松影落空籁鸣,小艇残阳归雁尾。吴网近著风霆脉,云笈深藏窥莫得。
野渚平川忆故园,林原入梦经年隔。顾我曾追老画师,层峦叠嶂探幽奇。
荆门雅澹推董李,隋珠定价今谁知。明日京华理归浆,空阔神情梦中想。
月际潮生晚思多,菰蒲过雨寒风响。
黑云出山雨交加,太虚倏忽生疵瘕。琼楼瑶镜不可见,但觉银海浮玄华。
长思昔年玉川子,作歌发愤刳妖蟆。不知三万八千户,此时何处相邀遮。
我欲攀天蹑天柱,御风飞步蓬莱家。蓬莱扬尘水如墨,冻蛟化鱼啼喊呀。
獬廌从来不识字,努力自言能触邪。遗我白兔所捣药,酌以金尊之紫霞。
万古清光终莫掩,二国自战空墙蜗。酒醒忽忆五湖寺,亦有中顶仙人茶。
明朝与君买船去,上山采桂穷幽遐。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