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轩长老二绝

宋代苏辙

担头挑得黄州笼,行过圆通一笑开。
却到山前人已寂,亦无一物可担回。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1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钱塘湖上唐处士

唐代方干

我爱君家似洞庭,冲湾泼岸夜波声。
蟾蜍影里清吟苦,舴艋舟中白发生。
常共酒杯为伴侣,复闻纱帽见公卿。
莫言举世无知己,自有孤云识此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碧溪道士

明代林弼

金华洞中牧牛仙,叱石飞去三千年。却骑白鹤下人世,溪云山月相留连。

青蛇三尺滑秋水,白日风雷生袖里。绿章扣额笺天公,铁檄役兵驱旱鬼。

南州三月土烟生,坐见春野无馀青。都将精意干元气,要使憔悴回欣荣。

我闻神仙足官府,苍生苏息无辛苦。愿师掷剑碧空中,大沛江淮洗兵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凌云寺二绝句 其一

明代杨巍

系马夕阳边,山僧讶客至。门开古殿秋,云是凌云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镇海楼和何文起

明代李之标

粤王台畔北,面面俯崚嶒。胜地怜今昔,雄图几废兴。

苍茫残碣在,寂寞野烟凝。不尽登临意,秋风感慨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沈刚夫偕吴绅赴南监七首 其四

明代林光

浮生岁月易消磨,岁月官阶积贵多。惟问上元程主簿,官阶资级昔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武昌刘长卿先生见访与谈啖河鲀鲙残作

明代王世贞

问余何事忽轩渠,乐府刘生意气余。垂老数行游侠传,居平一纸绝交书。

时清不救鮿生窘,事往那论剑术疏。偶为海王输俊味,对君犹忆武昌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外子辞昌延榷务归里喜面赋此四首 其二

清代杨浣芬

当年抑塞事难忘,双凤腾空恨渺茫。留得青山终不老,阶前玉树已成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题真)

宋代高观国

轻痕浅晕。偷染春风面。恰似西施影儿现。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闲态度,长恁香娇玉软。
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似笑如颦任舒卷。顾芳容不老,只似如今,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
苏辙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