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刘比部留别

宋代梅尧臣

春云已泊帘,浓淡半晴天。
沙草微抽绿,林枝远带烟。
况兹逢晚景,那更送归船。
苦酒聊为酌,无劳辨圣贤。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龚山人草堂

唐代吴筠

世人负一美,未肯甘陆沉。独抱匡济器,能怀真隐心。
结庐迩城郭,及到云木深。灭迹慕颍阳,忘机同汉阴。
启户面白水,凭轩对苍岑。但歌考槃诗,不学梁父吟。
兹道我所适,感君齐素襟。勖哉龚夫子,勿使嚣尘侵。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酬乐天见寄

唐代刘禹锡

元君后辈先零落,崔相同年不少留。华屋坐来能几日,
夜台归去便千秋。背时犹自居三品,得老终须卜一丘。
若使吾徒还早达,亦应箫鼓入松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一榻清风

明代范嵩

高卧北窗下,清微一榻风。绝无尘俗累,应有故人同。

香度红蕖外,凉生白苧中。陶然忘世累,即此是深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翠华岩

明代王慎中

振策凌绝巘,寻幽到翠华。昔闻晤真者,曾此炼丹砂。

洞口液钟乳,崖阴灿宝花。坐看天路近,鸾思极烟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寄侄茂仁郎中

明代杨守阯

南国移居有竹衙,平安消息报京华。傍篱已见新生笋,穿径还侵旧种麻。

每对此君思小阮,无由缩地与陵霞。重怀文懿归游处,啼鸟惊心泪溅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宋代梅尧臣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遶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饮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筹美,盘实飣餖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欹。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厘。
间以辨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离别 友人 抒怀 忧国 孤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观音寺三绝 其一

宋代李之仪

倦听帘间点滴声,栖禽初报晓来晴。分明市合人争语,清浊高低各有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祷雨积烟山之龙潭有应

元代艾性夫

神鑱鬼凿深无底,谁怀然犀照秋水。
苍生望霖龙不起,蜡丸笺心聒龙耳。
髯张尾战珠脱腹,仰天嘘气阳侯哭。
铜瓶偷湫未及屋,黑云崩山雨如竹。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