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依韵和秋夜对月

宋代梅尧臣

陈王苑里望空虚,吴客风前忆具区。
横阁渐看河影转,绕枝还见鹊惊无。
虫催织妇机成素,露逼鲛人泪作珠。
才比陶潜无用处,纱巾时任酒沾濡。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322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熙宁以后祀高禖六首 其二 升降用《正安》。

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郊禖之应,肇自生商。诞膺宝命,浚发其祥。天材蕃衍,德称君王。

本支万世,与天无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人戍边

宋代王称

玉勒浮云骑,雕鞬明月弓。日边辞帝辇,天际逐沙蓬。

百战兵符动,三门将略雄。戈矛明积雪,旌旆叠高风。

朔漠穷阴外,幽关落照中。壮怀何以赠,剑气欲吹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补乐歌十首。大濩

唐代元结

(《大濩》,有殷氏之乐歌也,其义盖称汤救天下,
濩然得所。凡二章,章四句)
万姓苦兮,怨且哭,不有圣人兮,谁护育。
圣人生兮,天下和。万姓熙熙兮,舞且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 其七十七

宋代释智朋

分皮分髓诳盲聋,污却嵩山熊耳峰。只履携归葱岭去,贼身何处不相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五

元代曹文晦

洞门灵气合玄黄,洞里仙人白罽裳。见说金钟飞去远,不应鸡犬不腾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资钦提举游浯溪

宋代释德洪

迈往高风不可攀,老成今独见波澜。平生嗜好如漫叟,更在浯溪烟水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历阳倅蒙庵郑公卒於位记岁在丁丑与仆有交承

宋代王之道

我倅安丰日,君来自历阳。
交随分彼此,邂逅及行藏。
精义通玄易,微言妙老庄。
刹那今十稔,叹仰未能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别王虚中平江赡军

宋代史浩

爱子诗无敌,清新日造微。解颜方一笑,折柳遽成归。

苏馆凝香重,松江脍玉肥。是中如得句,无惜寄柴扉。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