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书逸人俞太中屋壁

宋代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娴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隐逸 写人 赞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俞太中对于追求禄位视之轻如鸿毛,居住在依林傍泉的幽静之处。
俞太中到流泉洗砚,就招得鱼儿争先恐后地吞咽着黑黑的墨水,他点火煎茶,熏得站在炉边的鹤来不及避开。
闲暇时就用文雅美好的诗词歌颂所处的时代,就算韶华流逝人也渐渐衰老,也不觉得遗憾。
静下来时想想那些有闲情的人,应当还是我的心境最偏僻。

注释
逸人:隐士。诗人书其屋壁的友人,就是一位名叫俞太中的隐士。
达人:通达知命的人,指友人俞太中。轻:轻看,藐视。
林泉:指隐士居住的地方。
“洗砚”句:用王羲之“临池

赏析

  此诗抒写的是淡于功名利禄,远离尘嚣世俗的闲淡之情。诗人以潇洒之笔,写幽居之趣,意象清奇,境界高远。全诗风格冲淡,笔致空灵。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写的是这位友人远离尘世的过着隐居生活。世人多追求禄位,这位达人却视之轻如鸿毛。他结庐在依林傍泉的地方,那里听不见尘世间的喧闹,又得以时时徜徉在深林流泉之间,优战游哉。此联提纲挈领,总摄全诗。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具体描绘这种生活和心境:友鱼鹤,伴砚墨,品茶赋诗,老之将至而无憾。“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是说俞太中治学的勤奋,因为天天洗砚台,以致池水都成了墨汁,水里的鱼当然就只能“吞墨”了。俞太中的高雅,宋人讲究茶道,沏茶时要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4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作 其三

清代顾永年

诛求岂必尽吹毛,名教如何置我曹。一死许人忘母在,九重无路觉天高。

丝丝愁绪成机杼,鹿鹿心头似桔槔。未是此身沈宦海,梦魂久已怯风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国艳天香

金朝元好问

国艳天香,一丛百朵开来半。燕忙莺乱。要结寻芳伴。买断春风,醉倒应须拚。清尊满。谢家池馆。岁岁年年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住金塔寺十四首

明代释函可

前年驻跸峰,去年文殊寺。到处名且过,由来无定止。

渴不过一瓢,饥不过箪食。为生已有馀,乐哉颜氏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书

宋代杨亿

朱轮远守未成欢。薄宦令人意渐阑。
郡阁政清慵按吏,乡园路近欲休官。
梅花绕槛惊春早,布水当簷觉夏寒。
已是三年不闻问,何如归去把鱼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寄丰太史原韵 其一

明代林俊

直院随金马,清班缀赤凰。忽先怀疏入,竟蹈引裾狂。

孝理关名教,王猷翊世纲。河神风己北,转息送归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干行

明代徐庸

五月南风凉,十月西风寒。自从发杨子,不见回长干。

楚尾吴头渺烟水,潇湘洞庭几千里。良人重利轻风波,黄金不多心未己。

听鹊喜,占灯花,年少未愁双鬓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摸鱼儿 其二 咏莼

清代尤侗

问江姝、宝钗半股,又绕青丝一缕。洞庭渔父扁舟远,摘尽吴头楚尾。

谁得似。似放诞文君、柔滑如脂体。佳人水沚。算不比浮萍,波漂露宿,何事名千里。

东曹掾,为尔挂冠归去。西风昨夜还起。愁予老系京华梦,正恐欲归无计。

归也未。便一棹家乡、偕隐无人矣。春前尚记。想素手调羹,和盐伴豉,饱识厨娘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津纪乱十二首 其十二

清代黄遵宪

古有蚩尤雾,师君又水仙。未闻召金狄,几欲死苍天。

照影神人镜,弹词瞽女弦。并归《妖乱志》,传述太平年。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