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蓬莱·归故山

宋代王沂孙

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数点寒英,为谁零落,楚魄难招,暮寒堪揽。步屧荒篱,谁念幽芳远。一室秋灯,一庭秋雨,更一声秋雁。试引芳樽,不知消得,几多依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风阵阵扫过门径,枯黄的树叶随风飘零,白云稀稀疏疏地飘浮在天空中。柳叶到了秋天衰败了,辞官归乡太晚。山中弥漫着清新的空气,苍翠的远山像美女的娥眉,还可以聊且慰藉一下我登临的双眼。故国如尘土般覆灭,亲朋友人都已失散,还有什么心思登高呢?
数朵菊花,为谁飘落?楚王的魂魄难以招回,晚上又寒气袭人。散步在荒凉的篱笆前,谁还念及幽远的花香?屋子里孤灯一盏,秋雨飘落,又一声秋雁叫,想以酒解愁,但又怕醉了,解不了复杂而隐微的愁绪。

注释
醉蓬莱:据《渑水燕谈录》载,宋仁宗时,教坊进新曲《醉蓬莱》,柳永应制作词。双调九十七字

赏析

  作者回到绍兴的时候正值秋季,所以此词从秋景起笔,“扫西风门径,黄叶凋零,白云萧散”。西风有知,似乎知主人归来,殷勤地扫除门径以示迎接。西风吹得黄叶凋零了,白云萧散了。凋零、萧散,其实正是作者当时的心境的反映。此番回到故乡,他并没有感受到一般应有的那种温暖与亲切。内心有着一种难以明言的隐微情绪。“柳换枯阴,赋归来何晚!”辞官四年,自无荣耀之感,却有点悔恨的意思。离开鄞县时,王沂孙曾作《齐天乐》:“正恐黄花,笑人归较晚,”两者心境相同。回归故乡时,词人悔恨出行的失计,不免自怨自艾,心里颇不是滋味。

  “爽气霏霏,翠蛾眉妩,聊慰登临眼。”此句从两个方面描写了故山秋天的美景,山中弥漫着清新空气,令人神清气爽,故山

  

创作背景

  王沂孙在元朝初年(公元1290年左右)曾出任学官,后解除“庆元路学正”职事到故乡绍兴。词人归乡之心情颇为复杂,事元非其所愿,他仍然对南宋故国怀有感情,这首词便是词人在归乡期间完成。   

参考资料:

1、 夏承焘.《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上海辞典书出版社,2013年8月:第2099页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7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翰林院中感秋怀王质夫(王居仙游山)

唐代白居易

何处感时节,新蝉禁中闻。宫槐有秋意,风夕花纷纷。
寄迹鸳鹭行,归心鸥鹤群。唯有王居士,知予忆白云。
何日仙游寺,潭前秋见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意 其一

宋代刘攽

牛刀割雏鸡,未足为深耻。奈何狐父戈,资以斸牛矢。

鲁人称家丘,会计当而已。郢匠不挥斤,其质久已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

元代王庭筠

西窗近事查如梦,北客穷愁日抵年。花影未斜猫睡外,槐枝犹颤鹊飞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凰台上忆吹箫 赠乔媪张氏

元代王恽

碧凤翘寒,玉宵宫晚,云窗误读黄庭。恨凌波罗袜,洛浦尘生。

往事风流云散,但翠衾、冷落余馨。人何在,淡妆缟袂,幽树柴荆。

相逢一尊芳酒,对夜色疏星,歌袅云停。记水南佳丽,姚魏池亭。

梦绕芙蓉城阙,归驭稳、缑岭风清。桃花晚,等闲休负瑶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回渡富良江二首 其二

明代潘希曾

江北江南从此辞,江波潋滟似来时。春风送客无南北,带得莺声过水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松门寄介甫

宋代曾巩

南风夜发吹孤舟,起视北极星辰稠。
晓开征帆破长浪,挟以两橹当中流。
松门东面见庐阜,其上少日烟气浮。
舟人指我极四望,黑处无底蛟龙湫。
槠溪左蠡信浩荡,两涘若粒分冈丘。
落星囷囷孰可状,清汉夜独垂牵牛。
故人曾期此同载,舍櫂直抵云山游。
念今五载负斯语,心独动荡风中斿。
况闻肥遯须山在,早时事力胡能谋。
所嗟亲老食未足,安得一亩操锄耰。
此言此笑吾此取,非子世孰吾相投。
今谐与子脱然去,亦有文字歌唐周。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到村居好四绝 其二

宋代郑刚中

春到村居好,园林兴味长。蚕贪桑眼出,蜂趁蜜脾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行路难 其四十四

清代钱澄之

自逃方外久忘机,特访名山入翠微。谷鸟相猜有何意,避人穿过隔溪飞?

王沂孙

王沂孙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