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公立

宋代强至

一朝挥别袂,九日在征岐。
识我相思意,如君独坐时。
榴花须满盏,菊蕊况盈枝。
目下重阳泪,宜看杜牧诗。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陈埙

只教人种菜,莫误客看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宁川冷渡

宋代华岳

峰回路转六七里,林静鸟啼三四声。
游女不知行旅恨,一茶留我话平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

宋代李弥逊

甯生但叩角,马卿亦能琴。
托物写孤愤,举世谁知音。
敲门唤良友,舍木森十寻。
茶瓯存甘荠,索酒那得斟。
非无膏粱子,此药圣所钦。
谁知半刺史,而有尊尧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罗浮归隐卷送欧桢伯虞部南归

明代王弘诲

清时谁不荣轩冕,君独何心早乞身。自爱东山成远志,独令南海见归人。

云霄路隔冥鸿渺,江渚情深倦鸟亲。何日相从陪杖屦,都门叹息望行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连城军中作 其二

清代郑孝胥

含生有同感,病卒苦思归。聊欲率尔曹,溃彼烦恼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分绣阁夜作二首 其二

宋代高似孙

识字始多忧,悟理良自苦。少小习句读,岂解工训诂。

一从入老大,甚觉悔雕组。人生各用命,何乃太知古。

典谟必皋契,诗句须李杜。生居诸公后,已觉万事忤。

勤妇少完袄,惰农甘莽卤。八卦不可推,天意眇如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尽

宋代苏辙

春风过尽百花空,燕坐笙萧起灭中。
树影连天开翠幕,鸟声入耳当歌童。
楞严十卷几回读,法酒三升是客同。
试问邻僧行乞在,何人闲暇似衰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龟山忆家

清代朱仕玠

怒石势欲落,哀狖啼啾啾。攀援无尺土,寸步犹淹留。

槎枒千章木,终古闻飕飗。阳乌避荟蔚,六月思重裘。

升高瞰巨浸,端倪洵难求。洪涛蘸云霓,湠漫不可收。

缅渺望乡邑,西接昆崙邱。王母竟何许,玄圃空悠悠。

想像扶桑枝,垂椹光十洲。安能驭鸾鹄,饱啖销羁忧。

强至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