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873篇诗文三尺布,踰仞竿。太学诸生朝举幡,谁其救者司隶冤。
回天转日谅不难,请君先为遮道言。驰道不可行,使者安可闭。
车马已没官,有过各宜悔。但愿相公屈于理,无使司隶屈于势。
庶为邦家保廉耻。廉耻一坏公莫轻,拜尘颂功风始成。
不采商山芝,不饮菊溪水。积善有馀庆,本根庇葛藟。
蔼蔼苍颜翁,卓哉古君子。含饴弄曾元,一一分甘旨。
养堂临清溪,溶溶风日美。崇兰叶娟娟,流泉石齿齿。
孙枝又生孙,莲子复结子。老翁顾而笑,童孙喜欲起。
握印复提戈,他日卜青紫。青紫何足荣,善人后应尔。
煌煌五代诰,垂光仁寿里。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